救赎作文最新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思维力会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对生活产生的感悟可以通过作文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章写得更好,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救赎作文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救赎作文最新7篇

救赎作文篇1

真正不灭的期望在哪里。也许,仅仅只是在我们自己心里的那一念之善罢了。

当我们心存着仁慈,以平常之心去对待所有对我们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情。

不管我们遇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们总能泰然处之并且找到通往救赎的天堂之路。

——火神纪。题记。

史蒂芬·金编剧、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第一部银幕作品。在此刻看来似乎都是鼎鼎大名的这些人们,在这部电影公映的1994年的时候,最著名的也许只有史蒂芬·金和摩根·弗里曼。在当年来说,这部电影不敌同年问鼎奥斯卡的《阿甘正传》也许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这是一部极其轻缓的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以及这种大气的节奏。这种感觉似乎只能在某种伟大的作品上才能看到;比如之前说到的《阿甘正传》。最好的电影在节奏上来说似乎只有两种,类似这种轻缓的或者那种快节奏以营造紧张气氛见长的。

说这是一部不朽的电影也许一点也但是份,就算它在奥斯卡的角逐上失利了,但是同样改变不了这种现实。至少这是一部在你看完了之后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电影。电影用第三人称的旁白描绘了肖申克监狱二三十年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瑞德的视角描绘了安迪的作为和因为他而得到救赎的肖申克监狱。

超多的旁白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赋予了这部电影既主观而又客观的叙述角度;而不管任何一种叙述角度都好,只要运用得当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在我的个人喜好来说,我相比较较喜欢这种叙述方式。因为很安静,一向很安静,不带半点狂躁的味道。讲述者在安静地诉说,而我在安静地倾听。这就是我所说的那种轻缓味道里最安静的味道。

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味道和这部电影的救赎主题是如此相得益彰的。所以,是不是也能够因此说,这部电影的这种叙述方式和主题是如此统一而给了这部电影有了那种足以让人迷醉的光茫呢。至少说,这是一部把这种叙述方式运用得当并且成功的电影。

一部伟大而不朽的作品似乎只要在我们谈及某种东西的时候就能让我们立刻联想到这部作品。比如监狱、救赎、期望、努力……我们会想到这部电影。

救赎作文篇2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具有嘲讽性意义的叙事性电影,也是一部关于希望、自由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位成功的银行副总裁安迪,因被误会为杀害了妻子和妻子的情人的凶手,在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安迪在入狱后,心里一直充满了自由和希望,一直用一把刘英寸的石锤凿洞,最后于第十九年成功越狱。

自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枚种子,总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用思想灌溉它。而安迪即使入狱后,对自由的向往也不停息,因为内心的向往使他在狱中依然不断去找寻越狱的方法,才使得他最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钻过污水管道,终于获取到自由,在倾盆大雨里,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吮吸着自由的雨水,幸福的张开了双臂……

本片以自由与梦想展开主题,但安迪拥有的不只是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他的理性也是越狱成功的原因之一。无论生活是顺境或逆境,他都能默默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以达成自己的目标。而狱中其他囚犯,因长期过着被囚禁的生活,对严格体制的顺应,慢慢对生活对自由失去了希望,使他们渐渐丢掉了对生活的渴望,所以才有了安迪这么一个鲜明的角色。

生活总是往往不会如我们愿,但只要心存希望渴求自由,我们才会有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

我们汲汲于生,或汲汲于死。希望就是一只有翅膀的鸟儿,是流动在每个人身边的空气,是我们无法停止的呼吸。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梦想,它就会照耀着人生,充斥着每一天每一个人。

救赎作文篇3

开始以为肖申克是个人~然后才知道它是个让人感到恐惧,暗无天日的监狱!但有些人确实闪闪发光的!所以有时候会说同样的环境也会有不一样精彩的人生。

肖申克里面关押的是犯了大大小小事儿不会被放过的犯人,但是大家许多是被不得已冤枉而判刑来到这儿的。在肖申克监狱里有的是姐妹花,有的是旧犯对新犯的压迫,有的是每天监狱的例行检查……总之来到这儿就是让你像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那么干净!

安迪也是像所有监狱里的人一样,经历了每个新成员所要经历的一切。但是不同的是他与别人的结局截然不同。

首先我看到的是希望。因为安迪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从进去监狱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可以在看似暗无天日环境中找寻出路。庆幸的是他最终成功了。安迪是一个银行工作者,他被指证杀了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外遇,所以不得不来到这个监狱。在最初的一个月里,他没有和任何人打交道,也没有像许多犯人一样熬不下来。一个月以后他和瑞德开口了,是需要他帮忙寻一把小锤子,后面接着是海报。也许海报给予他更多的是对外面世界的信念,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可以坚持!

还有在片子中有段是安迪自己利用自己的银行工作者的才能为大家赢得了啤酒,那是在修建监狱顶层的时候。瑞德说过:安迪冒着巨大的危险换来的啤酒不仅使他增添了朋友,而且更多的也是让这里的大家觉得仿佛是给自己家修建屋顶呢。安迪脸上洋溢着奇怪的微笑面对这一切。

在这里你会明白知识可以赢得生命的价值。即使在监狱里大家都会有书读,并且在后来安迪利用监狱长得野心来实现大家的利益,通过自己每天写信申请最终扩大了监狱图书馆规模(这个过程也是艰辛而漫长的)大家可以读更多的书甚至有人还可以拿到大学文凭。这一切都跟安迪有关。

安迪善于观察,了解世事,所以抓住典狱长得心理,为他牟利,减少税收〈会计方面的知识〉让其依赖他。后来出去也拿到了一笔自己二十多年来应得的报酬。所以也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自己。

目前想到的只有这么多了,但我觉得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有知识,有气魄,是一个真正心有一片海的人!他只是常常会在嘴角闪现一道微笑。二十年过去了依然不忘初心,即使他面临着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出去后不适应(毕竟在里面他还是有地位的)出去后一切都是新的,即使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当看到电影里他在雷声中敲破下水管道有东西喷出来的时候你真的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救赎作文篇4

假期,利用晚间的时间,认认真真把《肖申克的救赎》看了一遍。这部拍摄在十几年前的美国电影给我的感受远远的超过了我的预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丰富,也更能明白许多非直观性的电影内容。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开始学着去懂得“希望与生活”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融洽在一起的这组关系。

乍看影片,以我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这只是一场悲剧,一次冤案,一次花费了一生的代价,用去了未来无数可能的机会的莫须有的“救赎”。当看到那个知晓真相的年轻罪犯出现,看到他道出案情的实际,联想到瑞德说的整个监狱除了他之外都是无罪的类似于玩笑话的时候,我想这实在是一场开的有点太大的玩笑,也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代价最大的一次“救赎”——用时间,用着可能创造无数未知的未来的时间去救赎,去赎罪。无论是从影片本身,还是以我个人的阅历,用尽自由与未来为代价,我想,我是承担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从一个高高在上的银行家,到一个完全没有自由的囚犯,开始我猜想或许是瑞德说的体制问题,他被诬陷为杀妻,被判处无期。一个前途无限的身份,转眼到了暗无天日的境地,起初我的想法与瑞德的也是不谋而合的——他一定会是最难承受监狱第一晚的那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看上去体质弱些,更主要的是因为身份的变化太大。然而,瑞德输了,我也输了,输的很彻底。他不仅不是最初的那个,而且似乎他反而成为了最有精神的那一个,也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起初,我是很难知晓他的希望,他的精神来自何方的,直到影片逐渐进行,直到结局慢慢到来。

十年,二十年,以我现在的年龄也仅仅是经历过如此而已,而其中,我自认为我遭受的有很多。可是影片只给了一个红章,一个瑞德申请假释驳回的红章。不知道来自何方的勇气,不知道从哪里到来的希望:刻棋子,教“学生”,办图书馆,帮忙做事,甚至是用二十年的时间坚持挖出了一条瑞德认为需要六百年时间才可能完成的短短的隧道。“压力”,“时间”,这是安迪认为坚持挖的最关键的东西,他也确实如此过。这在影片临近结尾时通过瑞德点出的生存根本,这影响着同一间房内瑞德与布克斯不同归宿的关键,这被安迪说成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的哲理成为了表面的点睛处。

在这部时长达二个小时的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当然不止几个,而是特别丰富的。而最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不过主要是安迪,瑞德,与布克斯而已。就遭遇,目标,理想来讲,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却也都给了我很深的感悟与触动。

很多的时候,我是不怎么爱看电影的,因为我觉得电影让人不像人了。几十年的光阴,在电影里,只是两个多小时而已,每一个十年只是换来了一个红章。我其实是害怕这种生活的。而也正是这两个小时,这些略微的苦难让我都不怎么愿意坚持下去,何况安迪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二十年。没有自由,掩盖着希望,前方仿佛没有多少的盼头,我很难想象这种比贫穷,挫折更深沉的东西。

典狱长对安迪说,读《圣经》能获得救赎,信上帝能获得庇护。然而罪人还是罪人,不是罪人也成了罪人。安迪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若一定要说他多么伟大,一定要辩称上帝多么万能,倒不如去实实在在感谢一个人,感谢一个真实的上帝——瑞德。如若不是这个运输车一般的商人,不是他带来的那把小锤子,或许故事是需要改写的。正如结尾处安迪迎着闪电用石头砸出那个洞,锤子也正是在安迪的心里砸出了这么一个洞,一个关于希望的洞罢了。

看完全集,我才开始懂得二十年并不一定是安迪需要在监狱里呆着的时间。以他向州议会申请图书馆资金的毅力,若是他用来辩解自己,或者说用来说明自己的无罪,他一定也能成功。但是没有,他没有这么做。一切的一切,在影片的最后才慢慢的开始明了:他是为了对妻子赎罪,一次他认为需要的,一场用尽他的青春与未来的对爱的救赎。

在影片中,真正扮演典狱长的不是那个做事的典狱长,也不是海利。而是在安迪自己的心中,在巴克斯顿的那颗橡树下面。仅在开篇的时候惊鸿一现的安迪的妻子,其实才是安迪失去自由的真正法官,才是安迪救赎的对象,也才是二十年青春与未来挽救的真正之所在。他救的是一份迟来的爱,赎的是一世难以再来的情。二十年后,当安迪认为他会结束这种一定空间救赎的时候,他还是要嘱托他的朋友——瑞德,去当年他与妻子欢乐的故地看看。也或许,瑞德在那里才获得的自由才是本应该属于安迪自己要获得的自由。

全集看完,不免有着一些遗憾。尽管安迪一直在救赎,但是最后关头他毕竟还是逃避了。他自己没有勇气守着橡树,没有勇气在当年的家呆着,带着因为二十年的逝去而留下的白发,他也只是选择了去到那个没有“回忆”的太平洋海边。或许有人会说他还是嘱托了瑞德去了啊,但是毕竟不是他本人啊。瑞德其实在影片中更多的是扮演了安迪的心,安迪的灵魂。最终的救赎也是通过他,通过最后瑞德与安迪的见面才完成的。但是现实呢?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灵魂与肉体分离,做到在心灵深处可以有人代替自己的又能够有几个人呢?

在观看影评的时候我才发现,最后安迪与瑞德的相会是制片人加上去的,而不是小说原著中就有的。而恰恰是这加上去的神来之笔,为这部影片加上了太多的光环与永恒的魅力。

人的一辈子,遭遇“海利”,遭遇“典狱长”肯定是会有的。但是这种来自自己的心底,来自灵魂,来自爱的救赎又会有多少呢?从这个角度能讲,其实安迪是幸福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一部美国电影能引起这么多非美国这个国家,这个种族的人群的共鸣的原因之一吧。毕竟,有了情,人都是相通的......

也可能,每个人的一生,只是像安迪所喜欢的石头一样:每一颗都不尽相同,每一颗又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都是它自己。安迪救赎的不仅是二十年,而其实应该是一种心灵,一种灵魂,一种很难言明却又实实在在的永恒。压力与时间,给安迪的不仅不是枷锁,很大程度上,它们其实正是给了他一种不朽与辉煌。

原本,我是认为生命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没有什么会成为谁的唯一与永恒。但是我错了,我错了太离谱,也错的太天真。太多的事情,哪怕是用尽我们的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做好期间的一件。就像每一份感情......

电影的最后,当两个在囹圄之中呆了几十年的人拥抱到了一起,当他们还需要去思考“自由”的时候,这个时间点不知道我们是该为他们庆幸还是悲哀......

不管这电影还有什么伟大之处,也不管多少的影评家会如何从所谓的专家的角度如何去品评,我只想说,在这个时刻,我是愿意奉上一束玫瑰的,给安迪,给安迪的妻子,给有爱,能爱与被爱着的一切生命。用对待上帝的虔诚为他们由衷的喝彩。

有爱,有一切!

有爱,人人都是上帝!

救赎作文篇5

救赎众生,曾是他的梦想,他的抱负。

吴承恩笔下的三藏,有着那我般坚定的眼神,他说,他定要取得大乘佛经拯救芸芸众生,话一落地,字字铿锵。

有传闻,他是金禅子转世,拯救众生是他的使命。而他,也是深信不疑。

一人,一马便踏上了未知之路。

或许是得上天庇佑,又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他成就了与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的爱,他一度认为,这是天缘,一切早已注定。

可他还是错了,取经之路的凶险根本不是他所能想象的,尽管得天道庇佑,神灵相辅,但他还是被一个个由欲望织就的变数乱了心神,毕竟,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他也是会害怕的,而令他害怕的正是他渐渐浮显的本性。

这时他便明白了,那欲望便是他完成使命的最大阻碍,也是造就芸芸众生苦果的根源,要想救赎苍生,首先便要救赎自己。

但他毕竟只是人,是人便一定有七情六欲,那欲望根本就是不能根除的天性,又或者他该庆幸,自幼为僧的他早已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本性,依旧无法无澜地做他人眼中的得道高僧。

他仅仅只能做到这样而已。

也是注定了他该经受磨难,又有九得唐僧肉便可长生不坳的谣言传得轰轰烈烈,长生不老该是多么大的诱惑啊。众妖个个是垂涎不已,他们本身便不懂得什么叫做压抑本性,只是一味地放任自己的欲望滋生,不顾一切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放任自己肆意横行,这便是他们所奉行的道。

他不懂,世人的欲望早已根深蒂固,区区几百本佛经又能做得了什么呢?他只是知道,前方有他必走的路,他只能继续走下去,取经是神的指引,勿庸置疑。

到最后,他终于走到了心头。注视着那厚厚的佛经,他只是想,他终于救赎了自己,仅仅是自己,经历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苦行,他终于悟了,正如佛祖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有真正地经历苦难,方能得到超脱。

故事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或许他是知道结果的,众生之苦皆是源于自身,他无能为力。

但他还是想在搏一搏,抑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他,真正的救赎。

救赎作文篇6

我是看了一篇观后感“认识”的这部电影,今天晚上才真正拜观了这部被称为十大必看经典电影之一的作品。作者扣人心铉的剧情安排,导演大胆细腻的表现手法,把整个片子想要表达的道理深刻地印在观众的脑海里,甚至长存人心。于是我也想写一篇观后感,不想做为结束,因为天知道我还会再看几遍,不,也许天都不知道我哪天才能真正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

剧情就不多介绍了,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瑞德的旁白:“有的鸟毕竟是关不住的,当它羽翼丰满,当它飞走,你会由衷庆祝它重获自由。”是啊,在他们心中,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内心中的希望引领着他们越过重重难关,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也好羡慕这样的角色,自己总是朝着目标努力,却总是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而满足以至于长时间停步不前,我想自己缺乏的就是报着那必胜的信念和希望,那颗追求梦想的心,何时才能提速远洋,航向那片让人忘却记忆的海洋。

记得曾经有人问我: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我愕然不知如何做答,于是他告诉我是“珍惜现在”。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许多人,也得到不同的答案……我想我还没有资格去回答这句人生的问卷,但我认为,目前对我来说最宝贵的是希望,是用双手创造出的幸福。

我想我还会再看这部作品,那也许是我消沉的时候。我想我会不断地看下去,当我不再消沉,他已映在我心里。

救赎作文篇7

在我认识您以前,我认为我的世界是黑暗的。我天生残缺,我听不见任何声音,我感受不到来自世界的馈赠,亲生父母把我遗弃在孤儿院,只因为他们嫌弃我是个聋子,这孤独的世界只有我自己。

没人会喜欢和一个听不见的孩子玩耍,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而且也不会说话。而您却在看见我的一瞬间就决定是我了,您不介意我所有的缺陷,您说你看见我被笼罩在黑暗里,仿佛世界只有黑色,您说您想把光带入我的世界。在您牵上我的手的那一刻,您成了我的信仰。

您把我带离这个名为孤独的监狱,您让我了解到即使是无声的世界也一样美丽。您让我能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我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我所学会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您曾对我说过一个故事——《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每个有缺陷的孩子都是被上帝所喜爱的苹果,只因为太喜欢了,所以忍不住咬了一口,才会变得不完整,不完整的孩子都是被上帝所喜爱的,您这句话让我对世界又燃起了希望的光。

我在您温柔的教导下长大了,我开始了解到这个世界并没有您所说的那么美好,我却依旧照着您教导的方式继续走下去。因为您,我不再是那个只会缩在角落,寂落的看着其他孩子玩耍的那个小鬼;因为您,我变得开朗,不再只会阴沉的低下头噤若寒蝉;因为您,我的.世界有了光。

曾经的昂视变成了现在的俯视,您不再灵活的手脚,开始染白的黑发,被抹上皱纹的脸庞,我担心有一天您将离我而去。您总是用着温柔而慈祥的眼神安抚我,您说人总有一天会死,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不过今生有了我的陪伴,您一世无悔。

我望着您依旧清明的眼睛说,我不在需要您来牵着我的手;不在需要您来保护我;不在需要害怕您会抛弃我,因为我长大了。您的身影曾是那么高大,我只能仰望着您的背影在您身后蹒跚前进,只求能跟上您的脚步。如今,我已经能追上您并超越您,现在由我来牵您的手,让我陪您走完您生命中的最后一程,我最敬爱的父亲。

救赎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

酸的滋味作文最新7篇

校园的作文300字最新7篇

生活感悟类作文最新7篇

我的老师两百字作文最新7篇

伤心的我作文最新7篇

我一直在路上的作文最新7篇

我的老师小学作文最新7篇

对书的认识作文最新7篇

300字的写景作文最新7篇

美好作文600字最新7篇

救赎作文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