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系统的教案是教师应对课堂挑战的有效工具,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小组竞赛的教案,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激发潜能,增强学习动力,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同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示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俺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出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假如是自身将会怎么做?把自身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把自身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研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俺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俺将不时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同学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俺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身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同学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a.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b、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a、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b、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c、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d、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a,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b.按顺序齐读。

c.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a、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b、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4、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a、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五、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4、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得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a、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b.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c、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d.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得主人选。

7、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

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b.有什么新的发现?

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b.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c.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断交流,共同评议。

7、修改或互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c、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巨型南瓜图 ,

提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蔬菜?今天我们将和小作者一起去参观农业展览馆,去感受农业的变化。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课件】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

七、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认识:津、溜、辣、乎、喷、油、腻、绵、脆、邦,积累“甜津津”类的词语,学会用这些词语说话。

2、学会通过辨别生字的偏旁,选择适当的字填入恰当的句子中。

3、复习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相似的字在查字典时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4、通过对比生字的偏旁,了解字的意思,以及与他有关的物体。

5、了解并积累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6、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学会阅读,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字词句的运用。

教学难点:

查字典的方法复习。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认识:津、溜、辣、乎、喷、油、腻、绵、脆、邦,积累“甜津津”类的词语,学会用这些词语说话。

2、学会通过辨别生字的偏旁,选择适当的字填入恰当的句子中。

3、复习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相似的字在查字典时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abb类的词语。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

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2、让学生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学生交流汇报。

(1)这些词语都是abb式的。

(2)这些词语都与食物有关。

4、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1)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3)补充这一类的词语。

甜丝丝臭烘烘苦涩涩咸津津

6、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1)这个桔子()的,我不喜欢吃。

(2)我吃过()的话梅。

(3)川味的辣子鸡()的,可好吃了。

(4)今天妈妈蒸的馒头()的,一点也不好吃。

(5)棉花糖()的,吃着可甜了。

(6)粉蒸肉吃着()的,我不太喜欢。

(7)吃着妈妈做的()的饭菜,我感觉自己幸福极了。

(8)油炸薯条()的,可好吃了。

二、字词句运用。

1、观察“堵、睹、赌”这3个字,对比它们的偏旁,看看它们分别与什么有关。

2、根据它们不同的偏旁,选词填空。

(1)耳闻目(),与眼睛有关,所以应该选“睹”

(2)()塞,用土来堵塞,所以选“堵”。

(3)打(),打赌与钱有关,所以选“赌”。

3、观察“盯、钉、叮”这3个字,对比选择。

4、根据它们不同的偏旁,选词填空。

(1)()防要用眼睛,所以选“盯”。

(2)()咬要用嘴,所以选“叮”。

(3)铁()与金属有关,所以选“钉”。

三、查字典。

1、查字典,完成表格。

2、观察所填的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3、老师总结。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生字的偏旁,了解字的意思,以及与他有关的物体。

2、了解并积累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一、我的发现。

1、以“贝”的故事引入。

(1)师讲“贝的故事”。

(2)学生说说贝演变了哪些字。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演变的故事。如:水、火等。

2、我的发现。

(1)出示生字:

炒、烤、烧、煎、蒸、煮

怒、恋、感、慌、惊、愣

刺、剑、割、分、剪、切

(2)观察这三组字的偏旁,看看有什么不同。

(3)说说这三组字分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学生汇报。

(5)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a带“火”和“灬”偏旁的字都与“火”有关。

b带“心”和“忄”偏旁的字都与“心情”有关。

c带“刂”和“刀”偏旁的字都与“刀”有关。

(6)你能再写出这样的生字吗?试试吧。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学生观察:这是什么?

3、学生认读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4、了解十二生肖:

⑴让学生懂得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⑵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⑶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⑷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5、读读与背背:

⑴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⑵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作业。

1、写词语。

2、背诵日积月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小柳树和小枣树。

2、揭示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准确。

2、对照小树叶中的拼音把圈出的生字再读两遍,之后同桌同学在生字条里相互指认生字。

3、出示课件检测生字认记情况。

(1)带拼音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2)去掉拼音齐读,

4、开火车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三、朗读感悟。

1、认真地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2、集体交流。

3、评评小柳树。

(1)你能说出小柳树长什么样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春天到了,小柳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柳树确实长得太漂亮了,那么看着旁边一点儿也不好看的小枣树,它是怎么说的呢?

(4)春天来了,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5)对比两次说的话,小柳树第二次说话时要比第一次显得更加骄傲得意(表情和语气)。

4、评评小枣树。

(1)你能说出小枣树长什么样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春天到了,小枣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没一点用处,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树呢?秋天不知不觉来临了,关注一下小枣树什么样了?读课文(板书:结果实)指导读有关句子。

(4)小柳树会结果实吗?这下小枣树该好好嘲笑一下它了吧?到底有没有?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读了就明白了。

5、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柳树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觉得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2、小枣树没有这样说,看到小柳树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小枣树会怎样说呢?

五、总结。

小柳树和小枣树虽然不是人,但如果赋予它们人的言行和思想,那又是多么的奇妙。像这样有趣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多读读。同学们,让我们都这上阅读吧!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刺、猬、板、凳、糙、但、傍、椅、泄、瞧、留”11个生字,正确书写“椅”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体会相互称赞给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小獾和小刺猬图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拼图,趣猜动物。

2、师:小朋友们好!喜欢小动物吗?猜猜看,它是谁?(小刺猬)指名读词语。 “猬”字在单读的时候要读四声,放到这个词语里要读轻声,一起读。

3、出示小獾,简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请同学们端起课本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可以找一找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

1、分类学习词语:

第一组:板凳椅子

指名读,师:板凳和椅子都是用来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指名说)看一看,你现在坐的是什么?

第二组收下留下

指名读,男女声读。

第三组:清晨傍晚

师: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名说)你真是个善于积累词语的好孩子。

第四组:泄气自信

师:自信的孩子一起坐端正,我们来做个摘果子的游戏吧!

2、摘果子游戏识字。

①师出示大苹果树:瞧!只要你把果子上的生字读准了,记住了,就能把果子摘下来。

②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方法。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多种方法识字。用“留”扩词。苹果树上剩下了两个苹果,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④出示“板椅”指名说。师:那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出示老师收集的,翻卡片,齐读。通过读,你知道木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⑤指导书写“椅”,引导书写姿势。

三、教给方法,指导朗读

师:刚才生字和词语都会读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能读准确读通顺了,自己再来读一读。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句子会读吗?谁先来?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生词卡片:粗糙,指名读。

③师:请同学们仔细地看看图,想一想,做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说)是呀!像这种既不光滑又不好看的小板凳就是粗糙的小板凳。那好,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④师:小獾正在学做木工呢,虽然做得很粗糙,但是你看他多认真哪,让我们代表小刺猬夸夸它吧!谁先来?

⑤这句话的`后面是什么号?感叹号代表你多热情啊!该怎样读?请你再来试试。(指刚才的同学再读)你读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⑥教师范读:给顾老师一个机会,让我也来夸夸它好不好?谁能像老师这样边读边加上动作?

⑦齐读。

⑧师:这就是小刺猬在称赞小獾,看课题,齐读。刚才小刺猬称赞小獾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同学们的发言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我想一什么比一什么怎么样你也会说,谁想起来了?

⑨练习说:一xxxxxxxx比一xxxxxxxxxx

⑩师:听了小刺猬的话,小獾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4到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全班交流。

2、出示7段。

①指名读。

②出示词语卡片“泄气”齐读。师: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还可以说在我有点怎么样的时候?(指名说)是啊,在我有点灰心的时候,就是泄气的时候,是你的称赞让我有了自信,谁来做这只自信的小獾?

③自由练习读,指名读。

④出示图片:孩子们看,此时的小獾,他的表情,他的动作,他的心情怎么样?

⑤让我们一起体会着小獾的心情边加动作边来读。

总结方法:同学们,刚才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看着图,做着动作读出了小獾和小刺猬的心情,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练习读一读课文的8——10自然段。

3、不同颜色出示8——10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互相称赞,交际互动。

2、课下把这个小故事演一演。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课前准备

①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② 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③ 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学生说说课前自读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由此导入 新课。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细读感悟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精读入情

1.男女生、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再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式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描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拓展活动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上海的弄堂的生活的特点。

2、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细致的描写之中的对于弄堂的情感,尝试感悟上海人的处世态度、生活理念和精神特征。

3、引导学生培养细致观察生活写作的能力,学习课文细腻的描绘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细致的品读课文,使学生感受文中洋溢出的上海弄堂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中蕴涵的真实美感。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多媒体出示一些上海的弄堂的照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引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作者描写的弄堂有怎样的生活特点? (课堂活动:学生默读全文,进行概括。)

三、 品读课文,感悟细节

1、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细节描写来体现出这种弄堂的特点的?

2、在弄堂里生活的人们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反映出的这种特点?

3、为什么说去过上海的弄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懂更多的东西?

(课堂活动:品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的圈划,发表感想,并将这个过程和朗读结合起来,通过朗读感悟文章那种自然、真实的语言风格。)

四、能力迁移,习作练习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导演,来拍摄有上海特色的记录片,会选取什么场景?为什么?

(课堂活动: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五、作业布置

以 “上海的 ” 为题,重写你的片段,体现你对于上海的热爱之情。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六年级桥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8篇

人教版5年级下册教案6篇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8篇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5篇

人教版5年级下册教案参考6篇

一年级美术人教版上册教案6篇

人教版六年级桥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参考5篇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