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动力,一份系统的教案是教师应对课堂挑战的有效工具,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ɑ,能认清形,读准音。

2.体会书写汉语拼音的乐趣,会在四线格内正确抄写单韵母ɑ。

教学重点:

学会读单韵母ɑ。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hàn yǔ

pīn yīn。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学习拼音有哪些好处吗?

2.带领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二、情境揭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图片,过渡: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读儿歌。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

3.板书课题。

三、学习“ɑ” 的读音 。(用时:15分钟)

1.出示阿姨的图片,说: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韵母“ɑ”,只要把“阿姨”的“阿”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可以了。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试着读一读?

2.出示字母“ɑ”的卡片,引导学生跟读。

3.指名读,相机点评。

4.组织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5.组织学生读儿歌:ɑɑɑ,阿姨的阿;嘴巴张大,ɑɑɑ。

6.出示“ɑ”的四声,引导学生自由读。

7.组织汇报展示读。

四、学习“ɑ”的字形。(用时:15分钟)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 ɑ 的形状。

2.引导学生念儿歌。

3.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ɑ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4.过渡:四线格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ɑ就住在中格里。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5.教师巡视,纠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字形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图与字母的`相同点,而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说说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字音、巩固字形。字母教学过程以“观察—想象—巩固”的层次性来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新发现,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指名回答)

2、过渡语: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2)问:你看到什么?【有一位美国诗人把我们共同的愿望写出了一首诗——《最美的花束》(板书)】

3、齐读课题(美读)、质疑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3)

音(指名读、齐读)、形(学生提示)、义(质疑)

2.指名5位学生读课文(应注意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3.分组读课文(一二节男同学,三四节女同学,第五节齐读)

4、现在谁来说说“最美的花束“指什么?

三、理解诗文,体会感情

1.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先有感情地朗读,再说一说你从中知道或读懂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巡视参与指导。

3.指名汇报,师生评价,师相机点拨归纳。

(应注意朗读的指导、评价,“花、花冠、花束、花园“等的含义)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出示课件4)

5、提供句式,指名根据课文意思说话,体会思想。(出示课件5)(师相机评价、鼓励)

(1)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

2)和一样。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言,让我深深地感动,的确,不管肤色如何,不管是贫穷或富有,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板书:平等)

四、拓展延伸

学生谈今后同学间、朋友间、邻居间应如何相处。

五、质疑问难

六、推荐作业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 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带来的影响。

4、 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 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地震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

2、 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3、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字词

阿曼达 砸着 血迹

3、引出中心句: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

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

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

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

⑵ 挖了多久?(38小时)

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

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

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

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

*句子比较: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样改,你觉得怎样?说说你的理解。

(感受文本在表达上的细节描写,每一段挖的过程,都让人感觉漫长,感受父亲漫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

*朗读指导:读出时间的漫长,语调轻缓深沉。

板块二:痛苦的38小时

策略:想象,感受父亲挖的艰辛(写法上:略写了人物心理)

解读人物身体和心灵双重痛苦

*理解词语:衣服破烂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到处都是血迹

*配乐,想象说话:

父亲徒手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8小时的时候,父亲的手臂被玻璃划出个大口子,鲜血顿时涌了出来,他_______________

挖到12小时的时候,强烈的疲劳占据了父亲整个身体,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24小时的时候,父亲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36小时的时候,父亲已经体力不支倒在废墟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板块三:危险的38小时

策略:联系,感受父亲挖时的危险

*地震的严重性: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自爆和引爆)

*地震之后,还有余震,可能再次发生坍塌。

*警察劝说,说明现场不适合逗留,更别说要挖。

(指导朗读消防队长和警察的话)

板块四:内心煎熬的38小时

想找到儿子,但又担心找到的是死去的孩子,还担心受伤在家的妻子,身心煎熬。

板块四:信念的38小时

策略:质疑,感受父亲挖的信念

*为什么其他的家长赶到现场,痛哭之后,便离开了呢?难道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爱孩子,只是略写了)

过渡:在所有家长都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从瓦砾堆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课件展示。(出示ppt)

(二)儿子的“让”

1、切入点:一个“让”体现儿子的了不起

师:儿子的一个动作也不由得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你知道是什么吗?(让)

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让”呢?

2、质疑:儿子才7岁,按照我们上学的年纪来算一年级都还没上,如此年幼,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伟大的行为呢?背后支撑他做出如此行为来的.力量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三)补充诗歌

一、写一首诗

(能写几个就几个,填完后连起来有感情读一读)

是啊,这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都在思考这对父子的行为,我们也深深的被他们伟大的行为而感动,文章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行为却不普通,他平日里对孩子的充满承诺和责任,在废墟中又是坚定信念找到生还的儿子,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人因信念产生爱,因爱而坚定信念。下课。

五、作业和阅读推荐

阅读推荐:《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 子

挖 让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

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教学难点: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广玉兰图片。

师:她,幽香飘远,微风中夹着一丝香甜。她,高雅洁净,阳光下尽展无限纯美。她,生生不息,风雪中铸就铁色柔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走近她美的世界。一齐读题。

师:谁来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师:还有谁想读?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的?

师:读的好,说的更好。让我们把感情送进去,齐读——

师:记住,我们语文朗读最讲究一个“情”字,一篇文章,一段话,哪怕是一个词,都要用“情”去读。

2.你见过广玉兰吗?给大家说说。

3.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二、读通感知,识字质疑

1.文章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自己读课文。

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几个重要的生字词:荡漾 内涵 绽放 铁锈色 凋谢 柔韧 婴儿 弹性 圆茎 孕育 花蕊 衬托 数世同堂 玉琢冰雕

(2)“数世同堂”,这里的“数”是多音字。读第三声时可以组哪些词?这里读第四声,表示什么?

小结: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在一个大家族中,“数世同堂”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数世同堂”又表示什么?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再细细体会。

3.读通课文。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通过几遍读课文,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质疑: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炼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

(2)为什么说一棵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6.小结过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就跟作者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广玉兰,用心去感受。

三、阅读品味,感悟语??

1.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心思考刚才的问题。

2.“数世同堂”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对于一株广玉兰来说,这里的“几代”是指什么?(板书: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

小结:这就是广玉兰的不同形态。

3.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形态?

(板书:“有早有迟”、“各种形态”)

4.中间的2——6句具体地描绘了花开的各种形态,好好读读课文,你最喜爱哪种形态的,说说喜欢的原因。

5.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不同形态广玉兰的图片,指导品味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用心感受这旺盛的生命力。

6.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形成板书:(见后面)

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生交流

(出示图:各种形态的花)你看,这些在不同时间开放的不同形态的花朵,多像一个大家族里的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美满幸福呀!让我们一起将这株美丽、充满生机的广玉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7.对照板书总结:扣住关键的提示性词句引读: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先总的概括了——,接着2—6句近距离描绘了花的各种美好姿态——。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正好互相照应,写远观广玉兰而产生的奇妙联想:远远看上去——

8.让我们用朗读再次展现玉兰花的美。

四、练习背诵,积累语??

1.想不想让这幽香与纯洁的广玉兰花开在你心里呢?那么就让我们看着板书,自己试着背一背。

学生对照板书练习背诵。不会背的时候可以看看书。

2.我们一起背。

集体对着板书试背。

3.谁想背给大家听?

个人试背。

五、拓展延伸,运用语??

1.广玉兰的确美,不仅花朵纯洁甜美,它的花香、花瓣、叶子也美得超凡脱俗,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它。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抓住花的特点,和你的好伙伴说说它的样子。

板书设计:

含羞待放

有早有迟 刚刚绽放 数世同堂

各种形态 盛开着的 生生不息

开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

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教学难点: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陈荒煤,走进丛林,去认识广玉兰。

(朗读课题) 广玉兰

师:作者陈荒煤在丛林中散步,首先是被什么所吸引,从而认识广玉兰的?(一股淡淡的,来自广玉兰的幽香),那股幽香吸引了作者,在散步的时候,作者都要去欣赏一下。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广玉兰,去欣赏它。

二、朗读课文,感悟特点

a广玉兰花

1.多媒体显示广玉兰的美丽图片

师:看着这些美丽的广玉兰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赞美它?(洁白无暇 冰清玉洁等)

2.作者又是怎样赞美它的?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赞美广玉兰的词语。

(板书:洁净 高雅)

3.你从课文的哪一个句子中读懂了广玉兰洁净、高雅的特点?

(1)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指名朗读,这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什么?(生动地描绘了广玉兰的色彩和质感,色彩是纯白又有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所以作者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质感是玉琢冰雕,理解“玉琢冰雕”,又有柔韧而有弹性,所以作者又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

两个“无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广玉兰的美无以言表,无法用语言形容,美到了极点,引读“只凭几个……全部内涵”。体现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赞美之情。)

(2)指导朗读,齐读。

在朗读中感悟广玉兰洁净、高雅的特点及作者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广玉兰如此纯洁、幽香,在五六月份开花的季节里,广玉兰向我们展示了它不同的风姿。

4.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节写了同一棵树上广玉兰花的哪几种形态?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形态的花?找出有关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再在旁边写上你喜欢的原因。

(1)全班讨论交流

花的形态:含羞待放 刚刚开放 盛开着的 凋谢的

你喜欢哪种形态的花呢?为什么?

a“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你喜欢它的什么?

(喜欢它 “含羞待放”的样子,象个害羞的少女,喜欢它“碧绿”的颜色,“鲜嫩可爱”的样子),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名朗读。

b“有的刚刚开放……约有一寸长。”

(喜欢它迷人的幽香,把小蜜蜂都吸引住了,也把我们陶醉了),引导学生抓住“迫不及待”感受广玉兰花的幽香,指导用急切、喜悦的心情来读。

c“盛开着的玉兰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喜欢它如婴儿般 “洁白、柔嫩,惹人喜爱”的脸。如婴儿般娇嫩),谁来把广玉兰花的可爱读出来。指名朗读。

d“先前热热闹闹……,新生命的种子。”

出示文字,看图欣赏玉兰花的花蕊、种子.为什么喜欢?

(虽然没有盛开的广玉兰花那样的洁白、甜美,没有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的羞涩……但却有孕育新生命的种子)

指导学生看图,教师讲述:这些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就是孕育新生命的种子,现在花凋谢了,但有了这些种子,广玉兰花明年还会再开。这种子是生命的象征。谁能把广玉兰花旺盛的生命力读好?指名朗读,齐读。

(2)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花生活在同一株广玉兰上面,因此,引读“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出示该句

理解“数世同堂”(几代人都生活在一起)“生生不息”(一代一代繁衍下去,永不停息)作者为什么把一株广玉兰比作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同一珠广玉兰上面有不同形态的花,有含羞待放的,有刚刚绽放的……好象几代人生活在一起,败了再开,永不停息)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旺盛的生命力,板书),齐读

(3)指导课文第三小节的结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第三自然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因此我们在描写自己喜欢的花时,也可用上总分总的结构。分组朗读,总齐读。

过渡:好花还需绿叶扶,那广玉兰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呢?学习课文4小节

b叶子 指名朗读

(1)出示:“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你感受到了什么?(叶片富有情趣)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广玉兰叶片的“情趣”?

(“富有光泽”“铁锈色短毛”“微呈波状”)

除了感受到广玉兰叶片的情趣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叶片旺盛的生命力)从哪里感受到的?(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密集油亮、终年不败、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谁能把广玉兰叶片的情趣、旺盛的生命力读好?指名朗读。

(2)是啊,广玉兰的绿叶终年不败,多么富有生机,即使――引读“秋冬季节……装点着自然”,这是一种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啊。齐读。

三、回归整体,创作志情

师: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再次看到广玉兰时,你想怎样来赞美它呢?

(学生自由表达)

是的,作者在文中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向我们介绍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板书:爱,更爱)

四、课堂超市

1.在文中找出几组意思相近的词语抄下来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白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词语

3.摘录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花写出它的特点。

板书设计:

洁净高雅爱

广玉兰

旺盛生命更爱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竟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2)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4)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教学反思: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桥教案参考5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8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与合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与合教案优质5篇

七上数学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推荐8篇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8篇

3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