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细致规划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不同的课堂情况,教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水的不同变化。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
了解运用拟人从不同方面介绍水的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读得正确。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级汇报。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晒、害、灾、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具体说说“我”是什么。
3、读好课文: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讨论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平静的池水、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范读、学生品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2
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锋(刀锋)(锋利)
蜜(采蜜)(蜂蜜)
蜂(蜜蜂)(黄蜂)
幕(开幕)(闭幕)
扫(扫地)(打扫)
慕(羡慕)(爱慕)
墓(扫墓)(墓地)
抄(抄写)(抄录)
炒(炒菜)(吵闹)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
(2)池塘开满荷花。
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骑驴
1、读一读。
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
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他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快把驴压死了!“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
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很生气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面跑。”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
他们来到北村,几个农夫看见了,说:“有驴不骑,多傻呀!”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材分析:
xxxx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
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
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
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
学习目标:
1、认识“讯、传、锣、呼”等14个生字。会写“互、京、泪、洋”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识记本课生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观看有关奥运会的场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我们成功了
2、请生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疑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我们是指谁?什么事成功了?
4、小朋友们很会思考,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你们的疑问都能在这一小节文字中得以解决。
出示第一节
2、请生自读----指名读(3-4个)
3、交流疑问答案。
4、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回到xxxx年7月13日的夜晚。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5理解“喜讯”,喜讯,喜就是喜悦、高兴,讯是消息,喜讯就是令人高兴的,令人兴奋地消息。这里的喜讯是的就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6、补充说明:
我们拥有13亿人口、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三,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申办奥运会的权利。因为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觉得我们国家科技不够发到,各方面卫生、交通啊、医疗啊、环保啊等等,都不够,觉得我们国家没有资格、能力举办这么大的运动会。不过。最近几十年我们正在快速发展,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因此,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几十年,在xxxx年的7月13日的夜晚,
我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了。这可是第一次啊。
这真是一个喜讯啊!
引读“喜讯传来,------”
7、理解:不约而同,怎样才叫做不约而同到街头。
“涌”:我们一般是说水的,这里却说人们不约而同到街头来,这说明------
(人很多,走的很急)
现在你就是涌上街头的人们,我是记者。“你们好,我是浙江宁波电视台的记者,你们怎么都到街上来啦?事先约好的吗?怎么走的这么急啊?”
(引导孩子深入理解“不约而同、涌”)
8、是啊,喜讯传来,真是太激动人心啦!北京立刻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齐读第一节
三、学习2-4小结。
1、请小朋友们自己大声读读下面的课文,注意把字词的音读准了。
2、请生分节读2-4小节,检查字音。思考:你跟着人群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交流:
补充说明:xxxx年的7月13日的夜晚,中央台对申办经过作现场直播,那晚有多少中国人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这神圣、振奋人心的时刻。
(1)“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利用感叹号进行朗读理解和指导)
(2)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xxx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哪些词语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朗读指导)
①如海,歌如潮:人不是一般的多啊,真是热闹非凡啊!歌声像大海的潮声洪亮人们相聚在广场上尽情地歌唱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随机感情朗读指导
②是啊,这伟大的时刻,我们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也来到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4、想象: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哪些欢庆的画面?
5、让我们再来感谢我们的祖国吧:“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有层次的朗读,然后进行评议。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进行朗读提高!
6、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感觉?
7、引读:最后一节。作为小结。
四、书写指导:
1、说说你今天要学的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可以找?
如,“拥、抱、扬”三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泪、洋”二字。知道学生完成有共同点的字。
2、“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强调“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目”,不是“日”。指导学生完成
4、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
第二课时
一、小结导入。
1、朋友们xxxx年对我们来说是难忘的一年,特别是8月8日到8月24日是一个令人心情澎湃的时间段,因为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无论从金牌还是从对运动成绩的突破,无论是运动员的参与还是各国的团结来说都是成功的。我深深地记得我们的一个宣传口号: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现在我们可以大声地、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我们成功了!可是,回想起xxxx年的那天那时,激动人心的场面还是历历在目,那就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
2、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领略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齐读全文
二、拓展阅读
出示:《李岚清爷爷餐桌前练陈述》
三、完成《课堂练习》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4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低年纪学生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
知识性: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了解短文共有几句话。
能力性: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准确、明白地回答短文中的问题。
情感性: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准确、明白地回答短文中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
要读懂短文需要注意什么?
生:1、认真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多读几遍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二、回顾短文中常出现的知识点。
(一)认识句号、问好、感叹号。根据标点符号写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出示一段话,数数共几句?
[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已学过的可以表示一句话的标点符号有哪些,再用不同的标点说话加深印象,说句子时注意提醒孩子要说完整句。]
(二)认识描写颜色的词。写出表示颜色的.词:______ ___ __
师适机指导:五颜六色、五彩这两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吗?
找出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三)、出示例文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公园里面到处是鲜花的海洋。
在鲜花的海洋上,来了一群会飞的花朵,他们是漂亮的蝴蝶。看,小小的蝴蝶,拍着五颜六色的翅膀,在花海里飞舞,多好看啊!
认真阅读短文,说说“海洋”指的是公园里的什么?
师指导:找不出答案一定要多读短文,联系上下文。
四、练习(期末提纲)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
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自由选读,教师以参与的身份进行朗读指导)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学习生字
一、齐读课文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自己练一练)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做课后练习题
1、读课后第4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两个动作连得很紧。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来仿说句子。
3、指名按这样的句式说话。
四、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弄”、“错”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五、比较形近字,用形近字组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比较课后第3题的3组形近字。
(2)学生自己组词,同桌互相批改纠错。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