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推荐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以项目为基础的教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集体协作精神,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推荐8篇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兴趣。

教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2)教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教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兴趣。)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教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学习字词“静悄悄”“横冲直撞”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走、坐姿、唱歌的习惯,萌发幼儿向好样学习。

3、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里动物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图片、视频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理解儿歌内容。

1。今天很多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动画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都看到了那些小动物?(出示图片:小花猫、小螃蟹、小白鹅、大青虾、百灵鸟、小乌鸦)

2。听一听,儿歌里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教师示范儿歌)

3、请幼儿用“”

“”表示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小花猫做的对?

(1)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呢?(轻轻的、没有声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静悄悄”和老师读一遍“静悄悄”,小花猫走路脚步轻轻静悄悄!你们会静悄悄走路吗?请小朋友来走一走(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

(2)那小螃蟹又是怎样走路的呢?(横着走、小花猫挥舞着它的大钳子横着走)我们也也已也用一个词来说“横冲直撞”,和老师读一遍“横冲直撞”那小螃蟹横冲直撞走路好不好,(不好)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3)重复: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2、请幼儿用“”

“”表示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小白鹅坐的对?

(1)谁来说一说小白鹅是怎么坐的。

(坐的很好、很端正、很直)那老师这样坐对不对呢?(对)老师挺起了胸膛坐的很直,那小朋友一起来学学大白鹅坐,看谁学得好得,挺起了胸膛,精神好的。

(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2)那大青虾又是怎样坐的(坐的弯弯的,驮着背,弯着腰老师边做动作)我们小朋友如果坐在小椅子上的时候像大青虾一样,那长大以后就会变成驼背,那能不能向大青虾学习(不能)不要学那小螃蟹驼着背儿弯着腰。

(3)重复: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不要学那小螃蟹驼着背儿弯着腰。

3、那百灵鸟和小乌鸦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百灵鸟和乌鸦的声音,让幼儿判断哪个声音好听?用“”

“”表示出。

(1)百灵鸟唱歌的声音怎么样?(好听)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美妙,和老师读一遍美妙!那我们唱歌的时候要学百灵鸟用美妙的声音唱歌呀!

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2)那刚才小乌鸦唱歌的声音怎么样!这种声音好听吗?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乱叫,声音很难。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

(3)重复: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

二、学习儿歌

1。看图,教师完整朗诵。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学好样)完整的把儿歌的名字说一遍。

2。看图,教授儿歌。

你们想学念这首儿歌吗?那小朋友轻轻的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儿歌吧!

3。以比赛形式继续激发幼儿学念儿歌的兴趣。

三、活动延伸

1、我们应该向儿歌里的谁学习呀!

(对我们走路要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2、我们班也有很多好样我们学习,你们想想我们班上的那个小朋友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好样呢?(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校的好样!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般的儿歌欣赏活动中,初步感知一些动物与食物的关系,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

2、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看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一本、拖拉小车若干(多于幼儿人数)、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小兔与之匹配的食物图片若干、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不了一本大图书,告诉幼儿书名《拉小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画了什么?

1、(第1页)小弟弟在干什么,(用儿歌形式总结:拉拉拉,拉小车)

小车上装了什么东西?谁最喜欢吃肉骨头,一起来看看是不是给小狗吃的?(打开小门)(用儿歌形式总结:拉根骨头给小狗)

2、吃到了小弟弟送给小猫的鱼,它会对我们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谢谢!并用儿歌形式总结:谢谢你,鱼儿真好吃。

3、(第2页)小妹妹在干什么?她的小车里装了什么?小鱼给谁吃?请幼儿帮助老师打开“小门”,看看是不是猜对了?

4、引导幼儿用儿歌形式说出:拉拉拉,拉小车。拉条鱼儿给小猫。

5、小兔吃到了小妹妹送给它的萝卜会说什么?

继续引导幼儿说出:谢谢!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用儿歌形式总结:谢谢你,萝卜真好吃。

6、(第3页)这个小弟弟在干什么?小车里装了什么东西?谁最喜欢吃肉骨头?里面是不是藏着小狗?(打开小门)

小狗真有礼貌,它吃到了小弟弟送的肉骨头会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用儿歌形式总结:谢谢你,骨头真好吃。

二、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看书的乐趣。

幼儿和老师一起再看一遍大图书,并和老师一起念念好听的儿歌,体验边翻书边念儿歌的乐趣。

三、拓展思维、提升经验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小车,请你们拉着小车,把好吃的东西送给小动物吃,送的'时候动动脑筋“好”东西谁最喜欢吃。

2、请幼儿将小车上相应的食物图片放在小动物的旁边,(小动物说:谢谢你,xx真好吃。)

3、游戏结束后请幼儿集体验证,小动物和食物是否一一对应:

小兔——萝卜小猫——鱼小狗——肉骨头

4、看看_老师也拉了一辆小车,老师的小车里装的是什么呀?糖儿给谁吃,宝宝应该怎么说?

5、帮助幼儿用儿歌形式总结:拉拉拉,拉小车,拉颗糖儿给宝宝吃,谢谢你,糖儿真好吃。

6、幼儿吃糖,鼓励幼儿说:“谢谢你,糖儿真好吃。”

附:《拉小车》

拉拉拉,拉小车,拉根骨头给小狗。谢谢你,骨头真好吃。

拉拉拉,拉小车,拉条鱼儿给小猫。谢谢你,鱼儿真好吃

拉拉拉,拉小车,拉只萝卜给小兔。谢谢你,骨头真好吃。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一,“女儿、儿子”字卡各一,字卡“好”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一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一个乖儿子,又来了一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一起念好,并认读。

二、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三、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四、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毛巾、电话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活动,宝贝们,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做什么?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能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2、看多媒体,播放的是火灾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教师小结:火也有它的坏处,它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教师小结: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或者给他们打电话“119”,请他们来帮助我们。

(2)、如何防火如果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有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教师小结: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不能玩没有熄灭的烟头,见到后我们要把它踩灭。着火了,消防叔叔还没有到时,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4、多媒体出示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5、游戏:“安全防火自救”,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的能力。

四、活动反思

1、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也要把握时机,现在恰逢清明时节,人们在野外燃放烟花炮竹、烧纸钱就会引起火灾,我们就抓住这一实际例子,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的安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更容易接受。

2、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段,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主动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3、要提高幼儿的安全防护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家长、社会的全力支持,以后我将更加积极的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伙伴,一起为孩子的发展和健康而努力。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学习生字“节”过节、节日

知道六一是儿童的节日

活动准备

小朋友过六一的喜庆图片

板书、字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提问:小朋友,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拿球、小朋友手拿鲜花、)师:小朋友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六月一日儿童节

二、教师出示板书并且朗诵儿歌。

提问:为什么儿歌中一再强调太阳这样辉煌、花朵这样芬芳、孩子这样欢畅?(因为六一、因为儿童的节日来到。)

师:小朋友你们的六一是怎样度过的.呢?都去了哪里?心情咋样?

师:很好,现在大家都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那么3月8日什么节?5月1日什么节?

小结:3月8日妇女节,5月1日劳动节。

三、出示字卡“节”。

进行拼读、组词:节日师:小朋友“节”还可以组什么词(过节、春节)

四、教师带领小朋友有感情地手指点读。

五、找个别幼儿点读

活动延伸

在美术课组织幼儿画庆祝六一。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大胆讲述。

2.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尝试简单的创编。

3.萌发喜爱蔬菜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蔬菜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蔬菜外形特征

1.小朋友我们在菜场看到好多种蔬菜,谁来告诉我,你看到过哪些形状、什么颜色的蔬菜?(幼儿讨论)

2.你能用一句好听的话说说你喜欢的蔬菜的样子吗?(如:番茄红、青菜青)

二、学习儿歌理解内容

1.出示几种蔬菜(番茄,白萝卜,茄子,玉米)瞧,我给大家带来了几种蔬菜,请你用好听的话说说它长什么样子?

2.提问:番茄头上绿色的叶子象什么?(绿帽子)紫茄子的衣服是怎么样的?(茄子皮剥不掉)萝卜的叶子象什么?(头发)黄玉米上长了什么?(胡子)

3.教师示范整首儿歌。

4.幼儿学念儿歌。

5.尝试创编。还有哪些蔬菜也可以编到我们的儿歌里?将幼儿创编的儿歌记录下来,集体念念儿歌。

三、打扮蔬菜参加舞会

1.这些蔬菜要去参加舞会,想请你们帮它们打扮一下,和它们一起去参加蔬菜的舞会好吗?

2.幼儿分组装扮蔬菜,一起随音乐舞蹈。

儿歌:《蔬菜的打扮》

红番茄戴着绿帽子;紫茄子穿着紧身衣;

白萝卜留着绿长发;黄玉米留着长胡须。

课后反思:

活动的一开始,我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蔬菜的颜色和外形,让幼儿对蔬菜有一个巩固的认识,再者是为第三环节的创编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学习儿歌环节,我出示四种幼儿熟悉的蔬菜,请他们观察蔬菜的打扮,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运用拟人的方式来学习儿歌。可是这个环节中,幼儿可能对教师所说的“打扮”不能理解,我反复引导他们从蔬菜的颜色、形状、来说夸一夸蔬菜的打扮,教师的引导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也使得我比较心急,出现一些不适当的引导。而在幼儿念儿歌的环节,我冲冲请幼儿念2遍后就进行下一环节了。基础没有打好,最后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熟悉的蔬菜创编到儿歌中去时,幼儿在创编环节就显得比较吃力。活动结束环节,为了结合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帽子、眼镜、嘴巴等请幼儿把蔬菜打扮的更漂亮一起去参加舞会。

本次活动由于考虑不是很周全,在创编环节当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蔬菜时,教师应该出示蔬菜图片,让幼儿能有直观的感受,而不是教师简单的简笔画,这是不能代替的,最后的环节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各种蔬菜请幼儿参与打扮一起参加舞会,而不是只有4个蔬菜,能力弱,动作慢的孩子就不能参与了。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不要吵醒小蜗牛。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我上四年级啦作文300字推荐6篇

我上二年级的作文模板8篇

我上四年级啦作文300字优秀8篇

幼儿园分类的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推荐官教案参考8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的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大班树的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中班水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中班池上教案推荐8篇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