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过程中,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每一次心得,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助力个人发展,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篇1
在最后一天,为给这为期15天的夏令营活动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举办了作品展。当天,共展出素描作品24幅,书法作品28幅,手工作品60件,24名留守儿童还进行了跆拳道表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赏。
在县关工委、镇政府、义工联团总支的合力组织、支持下,学堂村暑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了。学堂村夏令营是为把孩子们从繁琐的假期作业中解脱出来所举办的一个兴趣夏令营,主要包含书法、绘画、手工、体育四个课程。虽说夏令营的最终成果不错,每个孩子完成的作品都很优秀,但脱离整体,从局部来看,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间良莠不齐,存在不小差异。一方面是由于孩子间存在理解差异,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有高有低,这就影响了学习的结果。而且由于孩子喜欢凭喜好做事,对待喜欢的课程就认真些,对待不喜欢的课程就很敷衍,也会造成差异。更重要的一点,由于我们6名大学生志愿者所学专业和所交课程并不匹配,我们也只是懂一些皮毛,并不精通,在某些细节上容易犯是是而非的错误,让学生生成错误的理解。以上种种,都是从这次夏令营活动中得出的体会。而且由于这是学堂村第一次举办夏令营活动,经验、人力不足,所以有待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我反复回忆、思索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这15天的志愿者活动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这次活动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深刻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给学堂村的孩子们上书法课,讲一些书法知识和教他们写毛笔字。上课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而且还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能完全运用到实际,这才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次志愿活动,让我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让我对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交往有了新的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出真知,唯有实践,才能够把书本上别人总结出的经验真正地化为己有。充分的实践对完善我们的人格也很有帮助,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必须身经百战才能够完成自我的升华。更关键的是,我们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之下。竞争极其激烈,就业的压力时时刻刻压迫着我们的神经。很多大学毕业生,高学历,但空有一身功夫无处使,满腹经纶,却毫无社会经验,什么也不会做。毕业同时失业,到那个时候方才知道大学四年皆枉然,一切又全部得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学习如何才能摆脱多年来与社会的脱节,融入到社会当中。如果不在大学期间就认识到这一点,一点一滴的积累社会经验,丰富假期活动。难道非要待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骤然发现年华的虚度?
这次志愿者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也希望这个起点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成长。
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篇2
我们的江西农业大学赴赣县帮扶社会实践营队一行13人来到了赣县储潭镇储潭村。今天来到储潭村是想要看望村里的留守儿童,陪他们玩玩游戏,聊聊天,教授他们一些知识,了解下他们的生活,也给他们讲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储潭村服务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让我们心情心态随着加以转变
每当看到一群群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样子,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家庭的胆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抛下年迈的父母以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但为了维持生计而被迫于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己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孰知这对还小的孩子们是一个怎样的事实。
年幼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小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给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心灵创伤。而作为新一代年轻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我们少玩几次游戏、少逛一次街,也许就能给他们多买一件新衣服,多买一个文具盒,用我们的关爱填补他们内心的缺失的爱。
在储潭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当地八户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根据村长介绍,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助家里务农。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纯真可爱的小脸,纯真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
其中一个孩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一双稚嫩的脸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有点肉肉的,可爱又活泼的孩子张梦玲。她对我们的到来也有些吃惊,一开始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通过慢慢的交流,他们也露出来孩子的天真和我们聊了起来,父母和姐姐都去武汉打工去了,自己一个人和奶奶一起住。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渐渐的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她亲切的叫我哥哥,我很感动。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也知道,尽管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仍然有很多的人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温暖。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我将亲力亲为的为梦玲小朋友带去童年的快乐,让她快乐得成长,拥有美好回忆的童年。我们要用关爱、用亲情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通过这次“三下乡”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起身边的儿童,让他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关爱,一样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篇3
星期五下午,我们看了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电影,叫“爱的钟声”。主人公是留守儿童小珍、雨生、小超、龙八和关爱留守儿童的钟老师。开头播了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曲子——《乡间小路》。主要内容是这样的:11岁小男孩雨生的爸爸去讨工钱时失手杀人,被判进监狱,妈妈又离家出走,小雨生因此成了留守儿童。后来,无家可归的小雨生加入了一个儿童犯罪团伙,里面全是留守儿童,头领是一个16岁的男孩,叫龙八。他们已偷窃为生。一次,他们趁一个大户人家不在家偷了一个宝盒,结果那户人家报案把他们都抓住了。警察局局长刘所长念在雨生是初犯,放过了他,还让他见到了自己的爸爸。后来,刘所长把雨生送到了乡下爷爷的家中,交给爷爷抚养。一次偶遇,让雨生见到了钟老师,成为她的学生。一开始,同学们对雨生有偏见,钟老师的儿子小超和班长小珍认为雨生给钟老师丢脸了,还把雨生赶了出去。后来,钟老师找回了雨生,教他用筷子、学东西。渐渐的,同学们也不嫌弃雨生了,跟他一起玩耍、一起生活,他们的关系也渐渐融洽。不久,小珍的妈妈打工路过此地,想见见小珍,谁知小珍一见到她就跑,经过钟老师对小珍的谈心,小珍打开了心结,为妈妈送行。后来龙八被拘留所释放了,不远千里找到了雨生,持刀逼他和爷爷交出宝盒。直到钟老师出面,才解决了一场风波。再后来,警察局查明了真相,雨生爸爸被无罪释放,还要回了工钱,一家人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雨生也继续留在枫林小学就读,钟老师还成校长。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那些儿童为什么会成为留守儿童,是因为家庭的残缺,还是因为什么?都不是,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缺少爱,让他们感到了这个世界的空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叫《爱的奉献》,我要用它呼吁各族人民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儿童。我们都相信这世上有爱,只是缺少释放爱的空间。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份爱留给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篇4
在现在这个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面临着农民工不断进城的问题,而偏远山区也存在着许多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的关爱。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同样是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但却缺少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也许能让他们早点成熟起来,但也可能会让他们无法自信地成长。这样,社会就只会恶性循环下去,农民工的孩子将还是农民工。所以,我们要激励她们,让他们乐观积极地生活,自信认真地学习。
在社工协会的宣传海报中,我得知了关爱留守儿童支教行动。我想,刚踏进大学校门就能有这样一个实习机会,是十分难得的。所以,关于活动的培训和面试,我都积极参与。十分幸运,依靠以前一些零散的经验,我成为这批志愿者中的一员。出发前,我积极准备,不断了解留守儿童以及当地情况。一直行动着,才发现,支教原来不容易啊~注意事项很多,课程设置也不简单。但是,为了能让小朋友们度过开心并有意义的两天,我们努力,坚持……
在进入沙田小学之前,“留守儿童”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群忧郁、自卑的孩子。但是,到那儿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观念大错特错!其实,他们相当热情、活泼,有礼貌~~一进入六一班,就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对着我们大声喊“姐姐好~~”。我们需要帮忙时,他们也会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尤其是课堂上的表现,全班都非常积极,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大眼睛,让我这个新人的紧张心情随着他们的活跃表现而烟消云散。
国强,个子小小的,但我的目光却总会聚焦在他身上。因为,他总是带着红领巾,而且上课时,他肯定会激动地站起身来,举手抢答问题,是百分百的乖孩子。个小没关系,穷困也没关系,只要积极地活着,我们一定能走出困境,得到认同的。
有时,我甚至觉得他们比城里的'孩子更加活泼~以前读小学时,我从未感受过这样热闹的课堂,也从没有看到过那样充满运动气息的课下十分钟。我觉得,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珍惜。珍惜有限的学习条件,珍惜有限的体育器材,珍惜能表现自我的每一个机会……看到他们那纯真的笑脸,犹如看到了希望,我也会跟着开心起来。
一次支教行动不够!我想一直持续下去,我希望自己不仅能成为他们喜欢的姐姐,更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他们共同分享快乐,也能为他们解决困难。
我希望,能和他们共同成长!
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篇5
留守儿童,这是一个我们都非常熟悉,却有无比陌生的词。近些年来,通过媒体的宣传,我们对于留守儿童的情况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生活中,我很幸运父母都能陪伴在我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父母的无私的关爱和温暖的怀抱,对我们而言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当我了解到了留守儿童的情况后,我也不禁为此敢到痛心。童年本是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但他们却不能充分享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为此,我利用自身的时间,积极参加了xxx志愿者活动,与各位热情的志愿者们,一起去关心和看望这些孩子。以下,是我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回顾这几天,在社区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一些留守儿童的家中,一方面送上了我们准备的礼物,一方面与孩子和家长们进行了一些活动。
通过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和接触我感受到,许多留守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在性格上大部分比较内向和孤僻。在活动的接触中,尽管我们志愿者队员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才让孩子对我们放开内心。但好在,也有一些比较外向的孩子,尽管爷爷奶奶们都说他们比较调皮,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心态。对于孩子的生活和交流都比较好一些。
后来,我们还辅导了他们的作业,一起玩了简单的游戏。相比起单纯的聊天,他们在玩的时候反而能更加体现出孩子的天性,并也渐渐接受了我们的到来。
如今,回顾这次的活动,我心中感到很多的震撼。许多孩子虽然嘴上倔强的说不想,但其实心中却无比的渴望父母能早一些回家,但却一直强撑着不说出自己的委屈,甚至还默默的为家庭做出贡献!
现在,我再反思自己的内心,我认为自己想的太过于简单和单纯。在之前,我以为留守儿童们是因为父母出门打工无奈而感到寂寞。但如今,看到他们不少人坚强的样子,看到他们在生活中为爷爷奶奶帮忙,支撑起一片天地的样子,他们小小的背影也变得“高大、坚强”起来。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从这次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事情。对于留守儿童,我们不能仅仅只期盼着他们的父母能早日的归来。他们也有生活的难处,也在努力的为这个家而奋斗。我们应该更多的献出自己的力量,为这些留守与家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温暖!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支教留守儿童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