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人更好地学习,体会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篇1
?昆虫记》是法国学者亨利法布尔所写。它不一样于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用生动趣味的描述着重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此书融合了科学与文学,堪称一部出色的作品。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四年级,那时我还不太看得懂,因为里面有很多新的名词,但之后我是越看越有兴致。此刻,有时候我还会再翻一翻书中以前看过的资料,反复地去“咀嚼”、“消化”。从《昆虫记》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昆虫的新知识。比如:在《蝉的歌声》这一篇里,蝉仅靠肌肉的收缩就能让音钹振动,从而能够“歌唱”。原先我一向以为唱歌是要靠嘴巴的,没想到蝉的身体里还会有“音钹”,此刻才明白动物的身体里也有和我们人类声带相似的发音器。书中所讲的知识还有红蚂蚁的识途、迷宫蛛的卵窝、胡蜂造的六边形蜂房等等。昆虫的生存本领无不让我感到惊叹——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也有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啊!不由得让我由衷地感到佩服。我要说:不要伤害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
在大自然中,虫子随处可见,有在天上飞的,有在地上爬的;有大的、有小的。它们是那样的毫不起眼。但你能够想象吗?为了研究昆虫,法布尔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他完成了长达十卷的《昆虫记》,解开了许多人尚未揭开的昆虫之谜,也纠正了许多人在昆虫学方面的错误观点。我十分佩服《昆虫记》中描述的那些昆虫顽强的生命力,但我更佩服的还是法布尔那执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自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昆虫的研究。法布尔对于昆虫那种执着的探究精神,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感动。
在《昆虫记》译序的末尾,我曾读到这样一句话:“愿您在轻翻本书书页时,能再度唤起孩童时代拨开草叶、寻见昆虫的愉悦心境。”几年前,我和小伙伴一齐捉蚂蚁、逮蚂蚱的情景我已渐渐淡忘了,然而我在阅读《昆虫记》时,那美妙的情景却突然变得记忆犹新,好似昨日才发生过一般。《昆虫记》我已许久未读,而如今,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不朽之作,它再次的让我体会到,我们应当学习法布尔执着的探究精神,对任何事情都要抱有执着、不懈的态度,要有一不做、二不休的决心。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篇2
法国有位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留下了传世佳作《昆虫记》,这部巨著不仅在文学史上光彩夺目,也在科学史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昆虫记》是法布尔用了自己三十多年心血完成的巨作。书中为我们介绍了那奇特的昆虫世界,更仿佛带领我们深入大自然,去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大调查”。
作者在整本书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处处都体现出了作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以及心中的无限的喜悦之情。与其说《昆虫记》是一部文学著作,更不如说是一部“昆虫百科全书”书中的一只只昆虫,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就充满了生机,一幅幅昆虫生活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出现。作者赋予了各只昆虫人的情态,以向我们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
如此一部巨著,法布尔观察昆虫用了50年,写作花了整整31年。法布尔经常趴在田间地头,躲在草丛中,深入“基层”来探寻、观察、发现是昆虫究竟是怎样生活的。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经常不顾一切。他忘记了吃饭,更忘记了休息,从早观察到晚对他来说是常事。从书中的每一行文字,每个段落都能感受到法布尔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想到法布尔创作《昆虫记》的过程,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会发现如今的人们大多数都不能像法布尔一样认真仔细,一样善于观察了。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昆虫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当然,人们也不会细心地观察,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意然如此奇妙!
想着想着,我为思绪又飘到了那一天……
好多年前的一天,我在操场上和小伙伴们玩耍着。这时,我突然看到墙角有一只螳螂。而我走得更近时,发现这只螳螂正在吃着另外一只螳螂!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中十分震惊,更多的还是疑惑不解。回到家后,我赶紧查阅资料,知道了这是螳螂在繁衍后代。这时,我似乎和法布尔有了同样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终会有所发现!
昆虫的世界如此奇妙,只要我们认真现察会发现,生活也是如此奇妙!如此美好!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篇3
今年暑假我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本书详细地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书中讲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让我看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爱心、细心和仔细,看到了他对科学的严谨和求实的作风。
法布尔是怎么细心观察的呢?只见螳螂张开鞘翅,向两边斜着过去;翅膀全部展开,高高竖起,就像平行的两片船帆;它的腹部末端呈卷曲状,先抬高,再放下,剧烈地抖动着,与此同时还伴随着“扑、扑”的喘息声,读到这里,我仿佛身临其境,真的看见一只螳螂在捕猎一样!
还有圆网蜘蛛织的网,有的有二十一根辐,有的有三十二根辐,还有的有四十二根辐,编制起螺旋形的圈子。我想应该比任何人用尺子画出来都要好吧?这是多么神奇啊!法布尔观察的这些,也许经常在我们面前展现,可有谁像他一样看得那么仔细呢?
每天我都静静地坐在心爱的小书桌前,津津有味地阅读,读着读着,我深深地沉浸在这美丽的昆虫世界里,也让我对某一些昆虫的看法有了些改变:比如圆网蜘蛛,本来我很不喜欢它的网,因为它的网总是会绕在我的脸上,粘哒哒的,但是我阅读了“圆网蜘蛛织网记”后,发现它们的网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捕鸟网,是那么完美,比人类织的网还要先进很多。仅仅为了捕捉几只昆虫,竟然需要练就如此卓越巧妙的纺织技术!还比如,我以前不喜欢螳螂,因为我去捉它的时候总会被它的两把“大刀”给划伤,一道深一道浅的,像被玫瑰的刺扎了一样,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它的“大刀”可以让它的捕猎速度快的令人吃惊!再比如,萤火虫原来我是很喜欢的,因为它艳丽动人,而且小尾巴上的一盏灯所发出的微微细光总是那么漂亮,但是阅读了“发光的虫子”,我才知道原来萤火虫是个地地道道的食肉动物,捕食方法很独特,甚至还有点恶毒……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也要向法布尔学习,多多留心身边的事物,用心观察,说不定你也会向法布尔一样有新的发现呢!如蟹蛛虽然不会织网,但它会潜伏在花丛中,锁定目标,咬住猎物的淋巴结,很快,那猎物就一命呜呼了;秋天的叶子会变成金黄色,飘落下来,成为小虫子们的地毯;变色龙遇敌会身体会变换不同的颜色等等……让我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起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吧!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篇4
暑假期间,我完成了《昆虫记》的阅读,深有感触,整本书为我呈现了一个缤纷绚烂的昆虫世界,在作者法布尔生动语言的描绘下,书中的昆虫活灵活现,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书籍本身来说,《昆虫记》是一本科普书籍,却不是那样的晦涩难懂,这本书语言十分幽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形象表现得丰富多彩。每一种昆虫的介绍都把我深深吸引进去它的世界,再次让我了解到昆虫种类的丰富、形状的多变和习性的怪异。比如大孔雀蝶,是鸟类最爱吃的一种美味,它们经常先一动不动地装死,然后把带有眼状斑纹的翅膀突然展开,这足以把捕食鸟吓退,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
对于书籍作者法布尔而言,他首先是一位非常热爱昆虫的人,喜爱表露于字里行间,在这本书里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体,娓娓道来,在对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其对生活特有的眼光。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经过解剖等工序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而是亲身溶入大自然,不顾野外冒险的危险,就好比描写黄蜂,作者很细致地描绘了当时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去观察黄蜂巢,又是怎样弄懂黄蜂的习性等,写得非常精彩有趣。法布尔热爱科学、他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研究昆虫,留下了这本旷世巨作。法布尔所叙述的昆虫习性来源于他的仔细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他将昆虫的习性真真实实刻画了下来,让人们更加真实的了解昆虫。他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以及为生活所进行的努力,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及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篇5
读完《昆虫记》后,轻轻合上书,细细回味着书中的描写,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波澜。
?昆虫记》是一本描写昆虫生活习性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在法布尔的笔下,这些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也表现出它们独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门人充当着大门板和守门人的角色,同类来了就让开,异类来了就赶跑它;迷宫蛛的网像一个迷宫,昆虫掉进去就“走”不出来了;蝈蝈儿看起来好像是食素的,其实它们是一群“伪素食者”……这些小生灵在作者的笔下表现的活灵活现,像人一样有了灵性,会唱歌,会跳舞,有欢喜,有悲哀。
看完这本书后,我对这几句描写遂蜂“守门人”的话还记忆犹新:“也许三个月以前,那时它还很年轻的时候,它曾经为了自己和后代们在这里单枪匹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一直到现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没有停下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卫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卫大门,抵挡不速之客。”看完这几句话以后,我被遂蜂“守门人”那对家里人深沉的母爱所震撼了。在它年轻的时候,它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卫这个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的许多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操碎了心,在儿女长大后虽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了,可是心中却仍然装满了沉甸甸的母爱,想要再做点什么。
我再将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一对比,才发现,原来昆虫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何我以前就没发现这一点,而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却发现了?后来我才知道,法布尔将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虫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发现了昆虫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因为《昆虫记》在科学和文学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称为“昆虫的史诗”。为何法布尔能够坚持一生都致力于昆虫研究呢?因为它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
?昆虫记》让我了解了昆虫,更让我了解了生命;《昆虫记》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却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篇6
?昆虫记》的作者是一位名叫享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一位法国作家。
这本书是有关于生物学的,其中有很多生活中不起眼的小动物,比如食蚕、蜣螂、蝉、螳螂等。他们在作者的笔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把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书中主要写了昆虫们的繁衍生活,习性劳作,狩猎死亡等等。还有作者实验的亲身经历,这些仿佛都让我身临其境一般。
在一行行的文字间都透露了作者的情感,把那些昆虫们写的无所不能,生动有趣,独一无二。松毛虫,那个天气的预报家;那位真正的闲游家——萤;蜣螂善于合作,但其实却是一个用狡猾的手段来行骗的盗贼;在别人眼里看似温柔的螳螂,却是一个毫无人性的伪装者;和蝉一样有名气的蟋蟀,一向是很乐观、积极向上的,他对于自己拥有的房子,以及它的那把简单的小提琴都相当的满足和欣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蟋蟀是个地道的哲学家,他似乎看清了世间万物的虚无缥缈,并且能够感受到那种躲避开盲目地、疯狂地追求快乐的人的扰乱的好处;孔雀蛾是一位用生命诠释什么叫做爱情的浪漫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有趣,使我沉浸在昆虫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我似乎成为了一位旁观者,成为了一只昆虫,感受着只属于昆虫世界神秘与奇妙,感受着大自然美好,感受着世间万物的生灵。一切似乎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稀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昆虫多么渺小的生物啊,可就是昆虫让大自然显得多么和谐。万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一个物种消失,迎来的便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崩塌。尊重渺小,是我们应该做的。
感谢《昆虫记》,它让我懂得了昆虫的奥秘;感谢荒石园,他是昆虫记的来源;感谢法布尔,一切都是他亲手创造出来的。
《昆虫记》心得体会800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