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实现个人成长计划,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种植牙的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种植牙的心得篇1
杜鹃是作为一种常见在花卉,也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因花朵艳丽、花期长,深受广大花友的喜爱,但是,在很多北方花友眼里,杜鹃是一种难养的花。我生活在北方,养过两棵杜鹃,第一棵没多久就养死了,第二棵养了一年了,生长的很好,并且大多数时间在开花。尽管到现在我连杜鹃的种类也分不清楚,但也积累了一点养杜鹃的心得,发现有些地方与资料上介绍的经验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花卉当然也包括杜鹃的生长条件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水分、养分、通风、土壤、栽培器具等,下面我从其中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
1.通风。我认为良好的通风条件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夏季通风不良对杜鹃的伤害甚至超过高温。我养的第一棵杜鹃是刚过完春节后买的,但是还没到盛夏就养死了,当时为了避免强光直射,就紧挨着阳台的半截围墙放着,通风条件很差,结果还没有等待高温来临就先挂掉了。而现在这棵杜鹃,我一直放在花架上面,和阳台的推拉窗平齐,通风条件很好。
2.湿度。杜鹃是喜湿润的环境的,故很多资料推荐要经常给杜鹃喷水来增加空气湿度的。我从来没有给我现在养的这棵杜鹃喷过水的,因为它大多数时间在开花,是不适宜喷水的。我一般在花盆下面放置一个很多的托盘,浇水时,多余的水从花盆的底孔流到托盘,或许可以改变周围小环境的空气湿度的,但要把花盆垫高一点,防止花盆浸在水里从而导致烂根的情况发生。其实在我看来,湿度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我的阳台上面空气经常很干燥的.,杜鹃生长的挺好的,旁边的仙人掌类也生长的挺好的,或许是杜鹃适应了不怎么湿润的环境了。
3.温度。资料上介绍杜鹃喜凉,怕高温。尽管我的阳台上面没有暖气,但白天一般都开着阳台的门,与房间相通,冬天最低气温也不低于5度的,冬天杜鹃照常开花。可是,夏天阳台上面最高温度有时接近或达到40度的,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我的杜鹃也没有休眠,照常生长的,可见高温对杜鹃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4.光照。资料上介绍杜鹃是喜阴的,我除了盛夏时节要给它遮下荫外,其他时间都让它接受阳光直射的,万物生长都要靠太阳的。
5.水分和养分。杜鹃喜水,我经常给它浇水,只要土壤不是太粘,花盆不是一直浸在有水的托盘里面,一般不会烂根的。杜鹃也是喜肥,但要薄肥勤施,氮、磷、钾都需要,我一般施复合肥,有时也施自己沤的淘米水、西瓜皮水、桔子皮水。杜鹃开花很多的,对磷肥需求也较多,我也经常施稀薄的磷酸二氢钾肥水。
6.土壤。杜鹃是南方花卉,喜酸性土壤,南花北养,土壤的酸碱度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方面。我的这盆杜鹃是从南方带回来的,到现在也没有换盆,但经常浇北方碱性较大的水,土壤的酸碱度也会改变的,所以我隔段时间施一些硫酸亚铁(有资料说用食醋代替也可以,我没有尝试过)溶液,其实沤过的淘米水、西瓜皮水也呈弱酸性的,对于改善土壤酸碱度也有帮助的,我的杜鹃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黄叶现象。据说,北方用落叶松针土养杜鹃比较好,我也沤了一些,准备以后换盆用。
7.栽培器具。一般认为瓦盆透水透气性好,养杜鹃最好用瓦盆。我认为只要土壤的透气性好,用塑料盆、瓷盆一样能养好。我的杜鹃花刚带回来时养在黑色营养钵里,后来让我放到瓷盆里面,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影响,我比较喜欢用瓷盆养花,脏了一揩就干净了,瓦盆脏了不好收拾。
8.修剪。杜鹃是耐修剪的植物,并且杜鹃的花苞都是在新枝枝头形成的。因此,杜鹃要常修剪,我不会造型,一般就是把徒长的枝条剪掉,花败了后及时把开花的枝条剪去一小段,这样既可以避免残留的花座消耗养分,又可以促进新枝发芽,形成新的花苞。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养杜鹃花的心得,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也存在一些以偏概全的情况。
种植牙的心得篇2
今天天气晴朗,时间过得真快,到大观山学农已经是第三天。
上午老师讲了关于在户外遇险、求生、急救与生存的讲座,在野外受伤了可以用到这次讲座学到的知识,让我掌握在发生意外危险的情况下,能及时应对。
下午太阳照着暖烘烘的,我们下午的活动是到指定的地方锄草,指导老师说:“这个工作比第一天的翻地更需要耐心,没耐心会锄到茶树的。”来到领劳动工具的地方,每一位男生领一把用来锄草的工具——刮子,刮子的刀口非常锋利。走过一个陡峭的下坡,走过一条小路,再走过竹林来到了一个种着茶树的小山坡这里就是要来的目的地了,大家都在喊“好大一片茶林呀”。在茶树下长着许许多多的野草与葱。我们被分到不同的地方锄草,我分到地方长满了葱,飘着淡淡葱香,我举起刮子用力向一块草刮去,泥散到了我的鞋子里痒痒的。“一下,两下,三下……”我在心里默默的数着。指导老师说:“要斩草除根否则明年还会长出许多野草来吸取茶树的营养。”我一锄一锄的锄草,小草好像在与我较劲,草根深深的长在土里,我使劲全身力气把草连根拔出来。我的汗一滴一滴的流到土里,抬头向前看一条路快锄完了,夕阳照耀这片茶树上,映衬着茶叶闪闪发光。
通过今天的劳动,让我知道了农民伯伯收获的同时,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也让我知道了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种植牙的心得篇3
(一)做好准备
假期,二年级的儿子在家,疫情当下,不能外出,有时难免感觉无聊。于是,想到养绿豆。
我便在网上买了新绿豆,能发绿豆芽那种,不是陈绿豆。五斤,22元。
我们在今日头条上搜了养绿豆的视频,进行学习。儿子观看了两遍视频,满怀信心地跟我说,“我会了,我们各养各的,看看谁养得好。”我当然乐意跟他比。
接着便是挑选养绿豆芽的工具。儿子选了一个菜篮子,有空隙的,可以滴水出来的;再选一个小盆,泡绿豆用的,还可以把菜篮子放在小盆上;再挑一块纱布,泡好的绿豆要放在纱布里的;再选2件旧衣布,盖绿豆用的。如此这样,工具便准备好了。
(二)养豆芽
我们各自抓两把豆子,放在盆里,洗干净,挑出坏了的绿豆,然后浸泡4小时。
儿子观察到,泡过的绿豆有微微的芽白。接着,儿子小心地把绿豆洒播在事先铺好纱布的篮子里。然后再拿准备好的衣服盖在菜篮子上。整个菜篮子就放到小盆上。再选一个黑塑料袋套住菜篮子,完全避光。置放在阴暗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儿子一层层掀开黑塑料袋,旧衣服,看到一颗颗绿豆长出短芽,好像一条条小蝌蚪一样。
儿子赶紧用小孔饮料瓶装了清水,给绿豆苗浇水。赶快浇水后,又赶紧给盖上布套上黑塑料袋。担心绿豆芽见了太多光影响后面食用。
就这样连续4天,早晚各浇一次清水,绿豆芽喝饱水快快成长了。
(三)成功啦
儿子有时忍不住就端起养豆芽的篮子左右前后观察,嘴里念念有词,希望豆子长得更快更好一些。
到了第四天,儿子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黑袋子旧衣布,很快激动地叫起来:“哇,成功啦!绿豆芽长得又高又壮啊!”
我平静地打开我养的那篮子绿豆苗,周边的长得不错,可篮子中间的确很矮小,甚至有根部发黑的。原来是我的手太大,我抓两把豆子就太多,菜篮子太小,篮子中间的绿豆苗长不开,烂了一部分。
看来,养绿豆芽看起来简单,注意事项可不少啊。我和儿子进行了总结,罗列出注意事项包含:
1.选育苗的篮子得有孔,能漏掉多余的水,要不豆苗会烂根。
2.豆子和培育器得相符,豆子多器皿小,豆子就长不开,中间部分也会烂掉。
3.不能直接见光养绿豆,得尽可能避光。见光多会导致豆芽红,会有苦味。
总结了种豆芽的得失,我们准备把劳动成果做成美味的菜肴。
(四)炒豆芽
我切掉豆芽的根丝,儿子把豆芽洗干净。洗绿豆芽也不那么容易哦,得把那些豆壳都清理掉呢。
洗干净绿豆芽,开火炒绿豆芽咯。倒油倒绿豆芽,加上一点蚝油,盖上锅盖5分钟,一盘香喷喷的绿豆芽菜就炒熟了。
儿子自告奋勇地装盘,很给力啊。把绿豆芽端放在饭桌上,儿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美味啊。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亲子经历。儿子把整个养绿豆芽的经过写成了一篇小作文。他写得可顺溜了呢。我也赶紧把这次亲子陪伴经历记录下来。
陪伴孩子长大,简单又不简单。从生活中找素材去陪伴,得花一定的心思哦!
种植牙的心得篇4
原标题:一条独具特色的小麦育种之路
——旱地冬小麦“兰大211”成长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孔子俊 顾植敏
今年夏季,在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旱地农作物试验基地里,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穗头壮硕、颗粒饱满。经测定,通渭示范田的“兰大211”标准产量为455.05公斤/亩。同时,在天水张家川测产示范田,该品种标准产量达到了507.54公斤/亩。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凤民教授带领团队不懈探索,蹚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小麦育种之路。
埋下育种的“种子”
兰大并非农业院校,李凤民团队又怎会搞起小麦育种了呢?
早在30年前,这颗育种的“种子”,就已播种在了李凤民的心田。当时,兰大老一辈科学家赵松岭教授在理论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水农业理论。研究过程中,他常带着学生与农民打交道。李凤民由此在田间地头认识到,旱地农业生态研究,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然后才能真正解决生态问题。
1995年,借着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的契机,李凤民立志于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帮助西北地区旱地农业更好发展。
一开始,他追随赵松岭的脚步,探索旱地农田沟垄覆膜集雨栽培的增产效应,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之后,除了进行集雨栽培研究,他的目光还盯向了农作物品种。作为甘肃省最重要的“细粮”作物,小麦“理所当然”进入了李凤民的视线。
育种理论生根发芽
常规育种,多是依靠个人感知及经验积累。“如果可以把好的个人经验,广泛运用于指导育种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育种效率。”李凤民说。
但如何让这些认知经验扎根土壤,“总感觉有一层纸隔着”。经反复思考,他决定深耕一线。
从田间小麦授粉做起,他和育种专家长时期“泡”在一起,不断请教学习。作物进化生态学理论开始在育种实践中“初露锋芒”。
他们发觉,“旱地小麦同主产区小麦一样,应当遵循弱竞争和适度密植的原则。相对主产区而言,旱地环境资源禀赋差、波动大,高产品种尤其需要保留一定的韧性,不宜过度弱化竞争,这样才能保持稳产高产”。
“但旱地小麦为了弱化个体间竞争,往往会缩短花前营养器官生长时间,成熟期提前,对收获后的雨热资源利用不足。”这些发现导向了新品种选育。
与李凤民同做农业生态研究的杜彦磊教授介绍,“作物群体产量与个体适合度是一种单峰关系”。就是说,个体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群体生长。
接下来,育种工作者便根据旱区环境,开始培育能协调个体和群体生长关系的理想株型。
“兰大211”拔节孕穗
李凤民团队调研发现,我省旱地降雨量少、气候环境波动较大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升,时常爆发的条锈病更是危害严重。
基于上述问题,李凤民团队致力于培育高产、稳产并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
他们选择了带有抗条锈基因的不同种兰天10号的后代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通过杂交将其抗病基因聚合到一起,以达到加强抗性的目的。
从配置杂交组合开始,每年的开花期,李凤民团队就到田里进行人工授粉。
杂交后收获种子,再播种挑选单株,逐渐淘汰存在发育迟缓、穗小、条锈病、倒伏等各种问题的单株,挑选出可能形成群体产量优势的单株……
2006年以来,团队通过多次杂交重组系谱选育,获得抗条锈冬小麦品系,进行小范围种植试验,最终实现品种中多重抗逆性状的聚合。
“经过至少6至7代的筛选,我们最终获得了一批优良株系。该株系在通过品种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后,参加了品种审定区域试验。”李凤民介绍。
2020年3月,“兰大211”通过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能够走到农户手里、种在田里的小麦新品种;2020年6月,“兰大211”在天水、陇南、平凉、定西等地区推广试种;2021年7月,“兰大211”在通渭旱地农田实测亩产超900斤……
从一粒种子到一株小麦,再到成片的试验田,十几年的寒来暑往,李凤民团队选择了“兰大211”,“兰大211”也成就了他们。他们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明确“兰大211”适种区域,并从全省小麦种植区的特点出发,培育适合省内不同种植区的其他品种,为生态育种理论提供更多强有力的实践指导,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种植牙的心得篇5
3月,区研修中心的科学学科组准备举行植物栽培的比赛活动,我积极的报了名。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次活动了,上次是教研组发放的植物种子我们进行种植,一切从零种起,对于种子种植不算陌生的我,有了一些经验也有了很大的信心!再加上我自己平时就喜欢种植一些花花草草,虽然大多数都是已经生根、发芽的植物,但照顾这些植物还是没问题的。
我和师傅陈老师准备好种子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栽种了。但是种子还要进行浸泡然后再放到培养皿里面才可以,所以先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一步一步来。
看着这些种子,花生我是第一次种,刚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就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又去请教了我的师傅。听师傅仔细的讲解后,我们的种子就一起泡了起来,然后把种子放在浸过水的纱布里,放在了培养皿中。
之后的几天,我有时间就浏览一些关于五彩椒、花生的资料及种植经验等,了解到了花生宜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季节较长等等。就这样,我边学习栽种心得,边等待着我的小种子有发展。
过了几天再看看,培养皿里面的种子已经发出小芽了,又等待了两天,它们长大一些后,我就将它们移到了花盆中。我挑选了3颗饱满发芽的.种子撒在配好的土上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薄的土,洒上水,顶部覆盖上一层塑料袋纸,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然后静候我的小种子能够顶破土壤,顽强的冒出来!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个别的小苗已经破土而出,来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记得当时看到它们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五彩椒的种植已经并不陌生了,但是花生的种植是我第一次从种子开始种植,第一次见证了它的“出生”!
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来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这些“小不点”有没有长高了、变大了等等。这些小植株已经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我的生活之中,并带给我许多喜悦与期待!
记得有一次周末放假3天,由于走的那天下班忘记给它们浇水了,很担心它们由于缺水会蔫掉。周一刚进办公室就冲到它们跟前确认它们是否还好,“哇”看到它们我吃了一惊,比上周我走的时候大了很多,而且还非常的明显!心里的担心慢慢消除了的同时暗自窃喜,它们真的很顽强!正午的太阳把它们晒蔫过,拿回办公室后到了晚上它们又恢复了原样儿;下雨的雨水没有打折它们,却滋润了它们,使它们茁壮成长!
我的五彩椒和花生在我这个种植新手的细心呵护下再慢慢成长,当然,成长的何止是植物,就连我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它们一样在成长!
通过这次种植实践活动,我收获了许多植物种植的经验,也对这些植物的培育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所体会到的不仅是种植的快乐,更是体会到了生命的过程,这样的经历是最原始、最宝贵的财富,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使我从中有所收获!
种植牙的心得篇6
20xx年12月5日至11日,我受地区农委的委派,赴山东省寿光市委党校接受农业产业化相关知识培训。本次培训是由贵州省委组织部主办、寿光市委党校承办的贵州省第十五期(毕节)党员干部农业产业化培训班。
开班仪式上,寿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乐亲临现场全面介绍了寿光市的自然地貌和经济发展现状、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做法等内容,并勉励全体学员勤学好问、转变理念,以便回去后能够为家乡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做贡献。培训期间,寿光市委党校纪委书记张-林峰全面介绍了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农学博士刁家连作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科协党组书记吕学森作了《特色产业镇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做法》等讲座;全体学员现场参观了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场高科技蔬菜示范园、纪台镇茄子生产基地、化龙镇胡萝卜生产基地、古城街道西红柿生产基地、砚祥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稻田镇黄瓜生产专业村(马家村)、国际优良品种推广基地––—南澳绿亨、寿光市欣欣种苗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亩产万斤大棚桃“一边倒”种植技术推广基地。
通过培训,使我拓宽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眼界。现结合我区区情,特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各尽所能。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它需要“全民动员、共同参与,目标一致、分工协调,各尽所能、忘我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工作不走过尝取得实效,并最终造福农民群众,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挖掘亮点。
为了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实效,地委、行署在科学分析我区区情的情况下,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稳定烤烟、马铃薯、油菜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推进生态畜牧业、核桃、蔬菜、中药材、有机茶叶、精品果业、小杂粮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6号)、《关于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12号)、《关于实施“三万”农业示范工程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13号)、《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的意见》(毕地党发[20xx]19号)、《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毕署发[20xx]3号)等一系列抓好全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全面启动“3321”工程和“三万”农业示范工程,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从而保障了我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能够起好步、得民心。然而,农业产业化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是决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各(市、区)、乡镇、村组必需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并在工作中充分挖掘亮点、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如:毕节以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和菜蓝子工程建设为重点,大方以发展辣椒产业为重点,黔西以发展农业阳台文化和夏秋蔬菜产业为重点,金沙县以发展茶叶和油菜产业为重点,织金以发展竹荪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为重点,纳雍以发展有机茶产业为重点,威宁以发展马铃薯、生态畜牧业和夏秋蔬菜产业为重点,赫章以发展核桃和中药材产业为重点,百管委以发展旅游观光经果林为重点;赫章县平山乡、河镇乡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毕节市生机乡、金沙县后山乡重点发展业特色养殖业,威宁县草海镇鸭子塘村、大方县达溪镇冷底村重点发展夏秋蔬菜产业,纳雍县姑开乡、金沙县清池镇、大方县猫场镇重点发展茶叶产业,威宁县雪山镇、纳雍县雍熙镇重点发展精品果业等。切忌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注重大而全、没有特色和优势,进而葬送发展前途的事件发生。
三、闯出路子。
目前,我区农民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资金投入。
20xx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许多农民群众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无力投入资金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文化素质偏低。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6536370人,其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44%、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4.4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4.60%、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46.13%(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占11.26%。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远远比城市低、且文盲人口大量集中在农村,这对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十分不利,因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接受外界不多,加上抗风险能力弱,结果是许多农民群众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新鲜事物持观望态度,不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四是经营体制制约。
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经营规模小而全的小农经济已经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且所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五是外出打工难扭转。
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非常低,造成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而外出打工,这对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说影响巨大。为了有效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各级党政:
一要重点抓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选拔任用上必须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一批有威望、有闯劲、能办事、无私心的能人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并创造条件鼓励其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支持懂技术、了解市尝有事业心的`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富一方百姓。
二要充分用足用活各级政府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积极打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吸引区内外有识之士(特别是区外知名企业)投资参与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要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申报与资金扶持力度,强化社会融资力度,有效解决我区农民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制于资金不足的现状。
四要按照“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认真引导农民群众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土地流转步伐,努力为农业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五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积极作用,有效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
六要切实抓好农产品销售平台的建设与绿色通道的保畅工作,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销往世界各地。同时,各级涉农部门
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开办夜校等多种方式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正确掌握和运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二要采取科技人员联系帮扶、选派驻村指导员、科技示范园挂牌管理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展示科学技术的魅力。
三要认真制定和兑现奖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采用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之,要通过全民动员,多动脑筋,尽快闯出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有效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投身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
四、打造品牌。
品牌是农业产业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出:该市三元朱村通过注册“乐义”蔬菜品牌,并加强宣传打造,目前已成为当地最有价值的蔬菜品牌(据有关专家估计其市场价值已达2500亿元),并成为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进驻国内超市的标识。近年来,随着我区“贵茗翠剑”、“府茗香”、“大自然”、“清池塘”、“香炉山”、“九洞天”等茶叶品牌先后被打造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后,所产茶叶产品已由过去的几元、几十元的单价上升为现在的几百元、几千元。这充分说明了打造品牌的作用与价值。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知名品牌的打造工作。具体来说:
一是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有机食品标准,运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组织生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上乘。
二是在农产品质量认证上下功夫。
要积极组织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qs认证、无公害认证、有机认证,并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
三是在品牌评比上下功夫。
要通过选送农产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农产品博览会(评比会)的方式,尽快让我区农产品获得有关专家的肯定与认可,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在宣传促销上下功夫。
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并积极赋予文化内涵、注重名人效应、窍用旅游景点知名度,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五是在拓展销售渠道上下功夫。
要强化农产品专业市尝网络销售平台、物流绿色通道等方面的建设工作,确保所产农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的手中。
六是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
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信誉为目的,认真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不合格产品销毁制度、售后服务承诺、农产品销售回访制度等,确保售后服务优质、高效。
种植牙的心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