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仔细研究事迹材料,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从而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事迹材料的内容应该清晰、简洁、有条理,以便读者能够快速地了解成就的主要信息,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1
卢永根,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他用无私奉献的一生,呈现给我们的是高尚的舍得观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生境界。他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期的学习和革命经历,是他相信教育事业是至关重要。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教书期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称得上种得桃李满天下的美誉。新时代,卢永根院士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和对事业的无尽热爱书写了一曲时代楷模之歌。今天,我们以卢永根院士为榜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精神。自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加积极地发扬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时时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时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一名老共产党人的人责任与担当,如今,虽然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长期住院,但他学习的热情依然不减,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按照要求学习党的文件与材料,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的重要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学习他献身科教,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他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为教育科研事业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他专注于本职工作,热爱事业的干劲精神。他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先进代表,是教书育人的模范,他起早摸黑、任劳任怨、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2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19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曾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
近一段时间,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卢永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献出一切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知识分子楷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表示,要深入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至诚报国,开拓创新、勤奋耕耘,勇担重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品格,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卢永根的亲属、同事、学生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3
近日,中科院原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传回了他长期工作生活的广东,在初冬的岭南大地引发了热烈反响。广东各界,尤其是来自高校和农业农村系统的党员干部们,追忆着布衣院士矢志报国的初心,坚定了自己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信心。
恰逢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消息传来,让学习、工作于这所卢院士倾注一生心血高校的同学和老师们更添激动和感慨。岁月更替,精神永恒。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坦荡,做一个纯粹的、高尚的、大写的人;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勤俭甘愿奉献,燃烧自我的蜡烛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爱国情怀。长江学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少奎说。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不忘初心,是卢院士终生的信仰。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squo;丁颖精神squo;,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生丁允贺表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他会努力学习老校长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卢永根院士一生报效祖国,对祖国深沉的爱、对学科炽热的情感,贯穿一生。生活中节俭朴实,是squo;布衣院士squo;,毕生积蓄回馈教育事业,他以squo;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squo;的爱国情怀献身农业科研和教育。卢院士的事迹激励着我更加努力,以卢院士为榜样,践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与责任。谈到如何将卢永根院士的精神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时,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全国模范教师高昊动情地说。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广东省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华农外国语学院的辅导员党林夕以《七十载党龄的院士情怀 永不褪色的坚定信仰》为题,向大家讲述了卢永根院士的故事,感染了现场众多观众。卢院士是我们华农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对于我来说,我将继续讲好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让他的精神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党林夕表示,在讲述院士故事的同时,自己也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的人生方向。
作为一名奋斗在基层的农业系统工作者,来自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张文芝认为,身为农业系统工作者,在被这样心怀家国、品德高尚、节俭朴素的学界泰斗深深感动之余,更应该学习大师的奉献精神,时刻不忘毕业时的初心,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在农业基层平凡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与张文芝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干部李向阳。对于我来说,作为奋战在基层squo;三农squo;工作一线的党员干部,我们唯有立足岗位,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squo;三农squo;事业作出贡献。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4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
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名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了山下,司机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桂梅至今心有余悸。
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老想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
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1年,覆盖学生1345名,行程近11万公里,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去……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五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人辞职,只剩下8人。
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时意外地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居然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学校有6名党员。
“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暗想。“我说咱们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没有钱,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
从那之后,学校开始了军事化管理,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看似有点残酷,但她们对得起自己肩上这份责任和使命。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5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卢永根院士雕像静静地伫立着。
卢永根是水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这位把一辈子贡献给作物遗传育种学的老科学家,20__年8月12日逝世。
卢永根的一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农业科学家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
“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卢永根曾这样说。
初与终
——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方综合教育。1941年,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其父将几位儿女送回老家广州花都乡下避难。在花都,卢永根经历了东躲西藏、衣食匮乏的逃难生活,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暴行。
从小经历离乱苦难,激发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高中时,卢永根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学校而选择在中文学校就读。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改革开放后,卢永根曾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永根坚定地说。
最初的使命,深深地融入卢永根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一生中不曾动摇的信念。
近年来,因身患重病长期住院,无法正常参加支部活动,他便主动向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提出,希望学院考虑成立临时党支部,并获得了批准。临时支部每月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支部成员一起学习相关文件材料。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卢永根依然不忘党员身份。卢永根去世后,他的遗孀徐雪宾女士,将用信封装好的一万元钱交给学校党委。这是卢永根生前嘱托转交的特殊党费。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6
朱有勇同志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以科教报国为理念,用满腔热血书写了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农民教授”成为他最喜爱的称号。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自己所深爱的大地,为我们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范和时代。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朱有勇院士爱岗敬业、潜心科研、长年根植土地,为云南当地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后,中安街道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深刻感受到朱有勇同志是一名人民教师,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满腔热血演绎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一名党员干部,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用满腔热血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和使命担当。
学后教职工纷纷表示,朱有勇院士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榜样,时刻提醒着我们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应该严于律己、积极向上、履职尽责,以昂扬的斗志和精神状态,投身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7
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篇8
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2019年8月12日凌晨,89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卢永根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真心真情、用生命火热绘制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执着,将会闪烁着永不熄灭的闪亮光辉,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忠字。卢永根把对党的忠诚,深深地镌刻在了灵魂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他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坚持全程听完十九大报告,并参与随后的学习、讨论。华南农大党委副书记钟仰进说,卢永根诠释了党性的力量。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艰难险阻,都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热爱,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时刻不放松,时刻不懈怠,带着坚定执着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勤字。勤政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干部的要求之一。卢永根就是一位一生勤奋的党员干部,直到70多岁,他仍然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实干是发展之基,实干是成事之要。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勤勉务实,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要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更要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用工作实绩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廉字。卢永根常说,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2017年3月,他以夫妻的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华南农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围猎的阿谀奉承,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本心,坚守对党的誓言,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坦荡。要敢当黑脸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严管好身边的朋友、亲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始终带着清风赤诚前行。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