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前,我们都要有着逻辑关系和思路清晰,作文的精华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诗与远方的作文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诗与远方的作文篇1
随着媒体全面普及,信息交流技术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为表达悲伤,我们说“蓝瘦香菇”“心态崩了”,形容漂亮,我们说“美美哒”“小仙女”。然而,古代人却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来表达内心。相较于古代人,我们的说法明显要低一个水平。人们不免会想:难道我们的思想境界不如古代人了吗?我想,并不是这样。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同样也在进步。所以,现代人的文化底蕴当然不比古代人低。那么,为什么表达同一种情感,古代人的话语更加富有诗意呢?我认为这和生活方式有关。在古代,信息通迅不发达,一封信从寄到收至少要半个月,根本玩不动梗。而在当时,诗歌是其最流行的文化载体之一,于是人们就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生活节奏慢,人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以此丰富诗词。因此古代人所创作的诗词中注入了更多的生活、景物、思想等元素,读起来也就更加富有感情,更有蕴味。相比之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快,科技更加发达。一件小事,用手机拍成视频或输入一段文字,传到网上,不出一天就可以火遍全球。就算人们身处在不同的地方,但在聊天时说起这件事,对方就能清楚地快速地明白你所说的事情。而且,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时代,人们的重点不再是他们的语句是否有深意,有蕴味,而更加关注对方是否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因此,现代人的语句更加直观,简单易懂。所以,并不是现代人的文化底蕴不如古代人,而是时代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
那么,既然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说话简洁明了,我们是不是只要能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意思就好了呢?诚然,能够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固然好,但我们也应当适当的修饰自己的语句。这并不是要让我们的语句更华丽,更难懂,而是要让我们借此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内心。有人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当用其中的一块换一朵水仙花。”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要记得诗和远方。
快节奏的发展要求我们用更短的时间达成目标,但同时,我们也应当适当放缓自己的脚步,多留意生活,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不要单纯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和大家乐完,笑完,就不了了之了。我们应更深入地去了解事物的本质,以此了解生活,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强大我们的内心,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成为一个更有深度的人。
人生道路上,我们追求的不应只有目标,还要有诗和远方。
诗与远方的作文篇2
生活的时间的长岸无涯无际,一路光怪陆离、欢歌笑语,有时你只顾着应付魑魅魍魉,专注于“苟且”,但有时你累了抬头,前方,周遭,尽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对于史铁生,什么是他的“苟且”,什么又是他的“诗和远方的田野”?我暂且来回想一下,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活到最肆意的年纪上突然瘫痪,这算不算是“苟且”?终日只能囿于一方轮椅中,却要怀着血淋淋的心去看别的同龄人踌躇满志,这算不算是“苟且”?一面心情焦躁暴躁冲母亲发火,一面又心酸于母亲的隐忍与关爱,这样的无法自控与无法原谅的深度矛盾漩涡,算不算是“苟且”?
算是了。
不过想象中的普通人如若遇见如此的事,会怎样?自生自灭,自暴自弃,整日活于痛苦与咒骂中,仿若一生的路上找不到亮光,找不到希望。
但是史铁生并不是普通人,也胆敢不会去做出那样的事。他拉住了自己悬崖边的马,他选择了接受。
他于地坛里终日的遐思与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独属于他的“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像极了初春时越冬而来的梅,内心冷傲却也柔软,像极了千涛万浪后海面的波痕,一番平寂却也历经过风浪洗礼,像极了广漠的荒野上砥砺站直的胡杨,它此时清脆生机,彼时或许受了风雨。史铁生意志之坚韧、心志之成熟令我赞叹,而这样的一个人能将目光从“苟且”中转移出来而转向“诗和远方的田野”,其伟大处,也自不必说。
生活一定有苟且之处,一定有逆意迤逦之处,一定有无涯的绝望和黑暗之处,一定有你所深恶痛疾的、恨之入骨的苟且之处。
而重点是,你不得不经历,你必须去经历。
一个经历了“苟且”、经历了困顾、经历了绝望与黑暗的人,才会有机会会冲破“苟且”、冲破困顾、冲破黑暗,才能带着一颗坚强而柔软的、伤痕累累却已结巴的、自尊自省的心,去迎接生命里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如若没有了“苟且”,我们只会单纯而幼稚、沉溺于甜蜜的美妙中,直至溺死。
如若没有了“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只会阴暗而狠毒,堕落于苦痛的折磨中,直至累死。
“苟且”和“诗”、“田野”是相对的,是相生相依、相灭相亡的,人之一生不能只有其一,而应二者皆有所品尝和领会,我们哭过、笑过、失意过、欢欣过、痛苦过、狂喜过,我说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生活。
诗与远方的作文篇3
十多年前的乡村,远方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皎洁月光下的孩子们看着它们眨眼,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眼睛……”
这时,一颗星星变得更亮了,孩子们猜:那颗星星在看书,可是太暗了,看不清,它的妈妈便给它开了灯!又有颗星星变暗了,大家猜:这是因为睡觉时间到了,妈妈把灯关了!孩子们又指着天上的星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给星星们取名字。
要睡觉了,孩子们一边指着星星,一边与它们告别:“远方的朋友,明天晚上见!”孩子们一边往家的方向跑去,一边向它们挥手告别,并告诉它们,明天我还会来!十多年后的乡村,远方是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暗暗月光下的孩子们看着它消失,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的说:“远方的朋友不理我们了!都不来这儿和我们玩了。”一位孩子对大家说:“听妈妈说,这都是雾霾干的,把远方的朋友赶跑了。
”这时,一颗若隐若现的.星星不见了,大家纷纷说道:“雾霾把朋友赶走了,雾霾把朋友赶走了!”大家都愁眉苦脸地坐在地上,指着曾经属于星星朋友们的故乡,说:“远方的朋友,你们去哪儿了?”孩子们个个都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地里,伤心欲绝。
十多年前的城市,远方是公园里闪闪发光的灯。皎洁月光下的孩子们常常伸出手指数着:一盏灯,两盏灯,三盏灯…
十多年后的城市,远方也是公园里闪闪发光的灯。暗暗月光下的孩子已无心思去数灯了。因为在灯光下,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口罩。
诗与远方的作文篇4
李宗熙同学:
你好!我是东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一位学生,今年11岁。我爱好很多,我喜欢阅读和写作,常常踢足球、打篮球、画画……
我们学校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上学期的东校有约活动和这个学期的赠书活动。赠给我们的书上还有校长的签名,我收到的书是《从蛋壳里蹦出来的奶奶》,我认为这本书挺有趣,光是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我参加了一次东校有约,觉得很有意义,同学们能够提出学校的不完美之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东校有约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校长言而有信,将我们提出的可行建议化为现实。自从开展了东校有约活动后,我们的学校厕所装修了,堪称五星级洗手间;学校的图书角的书变多了;走廊上划了交通线,减少了碰撞……一次一次改变了东昌小学的环境,我们的学校面貌大有改善,学校一天天向着更好的方向迈步。
深圳的市民中心是一座特色建筑。它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向着蔚蓝的天空飞去,自由翱翔,预示着深圳将极速发展,向着科技先进、国际发达的城市快速前进。深圳也是个海滨城市,大梅沙,小梅沙,都是深圳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还是其他任何时间,都是一幅别有风趣的风景图。欢迎你到深圳旅游,要是你来,我将会给你做导游。
谢谢你们的曹校长和黄老师,支持这次手拉手活动。我听说你们家乡是大洪山风景区,山清水秀。那儿一定很美!我希望有一天能去游玩。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业进步!
东昌小学五(2)班:林迪轩
20xx年2月26日
诗与远方的作文篇5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那时坐在长长的板凳上,遥望着湛蓝的天空,我静静地想,爸爸妈妈那边会是怎样的呢?
每当天黑的时候,农村里一盏盏昏黄的路灯亮了起来,照在路上几乎看不清,路上的行人也少见。我和奶奶都早早地钻进被窝看起了电视。电视里,每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大街上,亮起了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红似火,紫似茄,绿似叶,黄似金……行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快乐和笑容,老爷爷老奶奶在广场上快乐地跳着广场舞。
在农村,我每天看到的事物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普普通通的房子最多只有两层楼高,狭窄的小路弯弯曲曲,连小汽车也不常见……一想到爸爸妈妈所在的远方,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幅又一幅丰富多彩的景象:一座座雄伟壮观的高楼大厦屹立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马路上,各种各样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马路两旁绿草如茵,花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尽管这些我只是在电视里见过,但是我想爸爸妈妈那边应该和电视里的差不多吧。
爸爸妈妈偶尔也会回来看我,可是每次与我相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每当元宵节,别人都吃着甜甜的汤圆,在一起说说笑笑,而爸爸妈妈却不在身边;又逢中秋佳节,别人都吃着香喷喷的月饼,团聚在一起,享受着美好时刻,爸爸妈妈还是不在身边。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打打电话,互相问候。
我是多么希望可以跟远方工作的爸爸妈妈在一起过节,多么希望他们都能在我身边多陪陪我啊!
诗与远方的作文优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