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材料可以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事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需要专业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准确性和客观性,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井控先进事迹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井控先进事迹篇1
余女士,是商南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现任湘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防疫一线,她是始终冲锋在前的巾帼担当。自2019年12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到2021年12月西安因疫情封城,到目前国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等严峻疫情形势,每一次她都自告奋勇、主动值守在重要交通卡点、村(社区)防控点、医院预检分诊等抗疫一线,以有耐心很细心的态度和敢于担当负责的作风,带领一批党员志愿者坚守在疫情阻击战的前沿阵地。累计在重要卡点值班15轮103天,转运隔离人员51人次。
防疫一线,她是坚守初心使命的先锋战士。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自湘河镇月亮湾卡点设立以来,余女士第一个报名,和公安干警、镇村干部一道,日夜坚守在卡点一线,参与政策宣传、核酸检测、协查排查等工作。并带领专业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轮班开展核酸抗原检测及核酸采样,累计开展检测采样11261人次。
防疫一线,她是核酸检测和宣传宣讲的全能医生。本来属于她的假日就少之又少,但只要有空闲,余女士就去村卫生室指导疫情防控业务,指导村医做好卫生室的预检分诊、四类药品售卖(必须有48小时内核酸监测阴性报告)、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及环境消杀、医废的正确分类及处置等。为了更好的做好核酸采样工作,余女士牵头组织卫生院职工及村医进行标准化核酸采样及穿脱防护服培训,并对他们进行考核,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余女士牵头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应急演练及疑似新冠患者应急演练活动等,督促卫生院预检分诊处严格24小时在岗,严格进行扫码及询问流行病学史,使预检分诊真正起到前哨作用。
防疫一线,她是舍小家顾大家的拼命三郎。湘河镇山大沟深,余女士还要负责湘河镇外地返乡居家隔离及健康监测人员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有时候需要跑一天才能采完,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她的头发已经汗得滴水,衣服可以拧出水来,闭上眼睛感觉还在车上颠簸。
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余女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如今,她依然与同事们在一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井控先进事迹篇2
曲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他们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国家教育部向全国教师提出倡议,向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学习。向他们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
尚的情操引导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最牵挂的是学生,最重视的是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他们充分展现了人民教师的宽阔胸怀和高尚品德。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他们那样,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恪尽职守,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见义勇为,不怕牺牲,树立革命的大无畏精神。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在抢险救灾、保护学生生命的关键时刻,面对生死的考验,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有的教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开县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傅六云激动地说:“保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的光荣称号。”开县复兴初中学生周兴华含着热泪说道:“在那一刻,是老师给了我们勇气,是老师给了我们信念。长大后,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
我们听得仔细,记得真切,不时被那开县教师的事迹感动,热泪盈眶。从他们身上,体会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
作为一名从教已近二十年的教师,自认为还是不错的,但听完报告会,才发觉和开县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我们要以培育优秀人才为己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就像周济部长说的,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要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不仅仅让学生在校园里安全学习,让他们长大成人,更重要的是家长、社会、国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兴旺的事业接班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传授知识,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品格的培养、健壮体格的锻炼,还有他们的品行,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
我们要像开县优秀教师群体那样,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生死抉择面前,用我们新时期教师的人格力量震撼学生,用崇高的思想境界感动学生,用高尚的师德风范教育学生,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一切为了学生,把爱献给学生。
井控先进事迹篇3
郁x,男,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江苏省xx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艺术、体育工作。1996年评为无锡市师德高尚好园丁,xx年评为滨湖区学术技术带头人,xx年无锡市知识型职工标兵,xx年成为无锡市名师。
从教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化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长期分管学校教学,不断创新,为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了二十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并与教师一起编制了《太高心泉》《古代诗歌欣赏》《三门球运动》等八本校本选修教材。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三单·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近几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均超99%,xx年高考,各科教学成绩均分显着提高,本二进线出口进口比高达151%。
不断探索建设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并积极推广和普及。首次实行艺术专业教师“挂牌上课”,推行师生双选,既满足学生的需求自主选择教师,又大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收到良好效果。
同时指导艺术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实施专业课教学。并开展各类艺术兴趣小组、书法、素描、大合唱等。学校近年来有二千多人次在国际国内书画比赛中获奖,学校大合唱曾获全国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学校也评为江苏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艺术高考本科进线率历年超90%,更有一批被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顶尖艺术高校录取。
分管体育工作,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于xx年率先实行选课制,试行学生选项教学,打破教学行政班。开展各项体育兴趣活动,成为无锡市体育传统学校。三门球运动是学校特色多次参加省三门球比赛,曾获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三名,学校健美操队参加无锡市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乒乓球队曾获无锡市男子团体冠军女子第四名,滨湖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一直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
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很强的科研能力,是学校多项省市级课题的领题人和主要参与者,先后有八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主编参编五本化学教辅用书。指导学生参加省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连续多年,多人次获贰等、叁等奖。
井控先进事迹篇4
陆亚芳在事业上有着无怨无悔的追求,为致力于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合唱艺术的探索,她的节假日几乎都是与合唱团的队员们一起度过。她在教学上有着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创新。
为了解决中学生变声期不能开声的问题,她创建了“吟声、轻声、柔声、放声”的四阶声乐教学法,有效突破了这个一直以来困扰中学生声乐教学的瓶颈,提升了声乐与合唱的教学效果。仅20xx年,就有何佳妮等4人夺得全国和上海市声乐比赛金奖和银奖。
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声乐教学上,陆亚芳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为使声乐艺术教育事业能够薪火相传,陆亚芳不仅带教本校内的`青年教师,而且还通过上海市名师工作室,以自己多年来的声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积极指导优秀青年声乐教师,努力提高中学声乐教学水平。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在上海市各区校发挥骨干教学作用。
在中学声乐教学的科研上,陆亚芳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她开发了校本教材《合唱》,参与编写了《中学生活动课教材一民乐单元》,20xx年《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获杨浦区课题成果二等奖。陆亚芳负责创建的上海市学生艺术团合唱一团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团,是市教委首批命名的重点学生艺术团之一。由于该合唱团的出色表现,还引起了不少著名艺术家的关注和关怀。多年来,合唱团得到了上海音乐学院著名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国家一级指挥林振地、合唱指挥家曹丁、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石林等一大批权威专家的悉心指导。在常任指挥及声乐指导陆亚芳老师的严格训练,以及众多著名艺术家的关怀下,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团的演唱能力不但有了很大提高,且积累了大量中外合唱曲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多次应邀赴德国、日本、香港等地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并连续几年在国内外重大演出比赛活动中荣获大奖。
在陆亚芳精心而高超的教学下,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团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特长生,每年为高等院校输送了高质量的优秀特长生,并且在上海市各高校的合唱团继续发挥骨干作用。
由于陆亚芳在中学声乐教学上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艺术指导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还受邀担任了上海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协会理事。
3年前,陆亚芳退休了,但她继续在教育第一线为中学声乐教学发挥余热。目前,陆亚芳仍然担任着上海市学生艺术团合唱一团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团副团长及合唱团合唱指挥、声乐指导,并继续担任上海市“双名”工程音乐基地主持人,为培养上海市骨干音乐教师呕心沥血。目前,已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培养了7名特级音乐教师,以及大批高级音乐教师。在陆亚芳的指导下,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团今年又夺得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金奖和国际比赛的银奖,百灵鸟因为她而纵情歌唱。
井控先进事迹篇5
“贯彻十九大,听总书记话,永远跟党走”——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红色的横幅十分显眼。党的十九大代表、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正在连夜与干部群众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横幅对面是街道今年37项工作的责任表,两边墙上是十九大报告摘编和街道获得过的荣誉。大家轮流发言,孙金娣不时指着工作责任表,插几句点评。
“荣誉是过去,复兴是未来,十九大精神是指路明灯。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用钉钉子精神去啃硬骨头,把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办好。”会议室里的孙金娣谈报告、谈工作信手拈来,在场的干部和穿着“黄马甲”的网格志愿者们听得很认真。
街道的同志说,开展网格化服务7年多来,孙书记带着街道的党员干部,化解了无数基层矛盾。“大家知道她有能力、有办法,她说的话大家就愿意听、愿意信。”
仙林街道由农牧场改制拆迁而来,历史矛盾多,社会治理难度大。会上正研究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干部们觉得棘手。“老百姓最讲感情,工作做不下去,肯定是群众感情没处好,群众困难没找准、没解决。”孙金娣给他们支招,“十九大报告要求增强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我们最需要增强。”
一街属单位要招两名文员,负责同志没提前汇报。会上被孙金娣打了回去,“没过会,不批。这是议事规则,更是政治原则。”不仅因为十九大强调了政治规矩,孙金娣更看重这两个岗位对扶贫帮困的作用,请负责同志按照程序,聘用困难家庭子女。
晚上8时多才开完会,有人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响,却没有半句怨言。一位街道的同志说:“白天都在分管网格里忙活,情况下班后碰头。哪天晚上不开会,工作反而没法做了。”
记者刚要跟孙书记搭个话,她却被一名70多岁的宣讲队志愿者“劫”走了。这名志愿者来对党员群众宣讲队工作提出建议:“形式可以有歌舞、朗诵、演奏、小品,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进高校、商场、社区……”
仙林街道的党员群众宣讲队由156名街道社区党员干部、396名小区党员居民志愿者、116名高校师生以及驻街单位负责人组成,连日来已经举办了多场宣讲。
晚上九点多,闲下来的孙金娣笑着对记者说:“你‘来晚了’!十九大精神,我们都进小区、进商业街区了。”
街道的同志告诉记者,大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孙书记从北京回来就组织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骨干、物业负责人等数百人,分享报告学习体会。同时,依托三级网格,结合常态化的工作,社区网格人员每天走一走、有事聊一聊、政策讲一讲,十九大精神正一竿子到底式传递到每个单位和家庭。
“人民群众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精神指导工作啃硬骨头,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常青树。”孙金娣说。
井控先进事迹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