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作文600字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出色的作文可以展现我们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作文不仅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的手段,更是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笔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经典作文6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经典作文600字6篇

读经典作文600字篇1

我是一个刚上初中的活泼、调皮的小男孩。我,今年13岁,身高一米六二,有一头又黑又硬的头发,有两道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镶嵌在黑脸蛋儿上,我有一个又高又大的鼻子,给我这张脸增加了个棱角。这就是我——钱程强。你们认识我吗?

在小学里,我有很多缺点,记得有一次数学测试时,我非常粗心大意。因为,我在试卷上做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本来我可以做对的,但是,我把数字“0”写成了”6“。后来,试卷发下来之后,我就非常后悔,后悔自己做完试卷,不认真检查。现在,我要在这个新的学校里改正这个粗心的坏习惯。

但是,我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我在小学的时候字写的非常马虎,一个个东倒西歪。现在,我一定会在这个新校园改正这些毛病虽然我有许多缺点,但是我是一个酷爱数学的小男孩。但我知道你们有些人都喜欢其他科目,很少人喜欢数学。也许,你们听了我的缺点介绍,一定会问我:“你数学总是那么粗心大意,应该考试会考得很差,你怎么会喜欢数学,你应该会讨厌数学才对”。

我老实告诉你们吧:“一个人本身就会有粗心大意,但是粗心大意并不会让你讨厌哪门功课,反而会让你更加喜欢它。努力地学好它,考试考好它。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每次数学考试,我总会粗心大意,但我每次都考了九十多分。”

现在,你该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了吧!没错,我就是酷爱数学的小男孩,活泼调皮的小男孩,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

读经典作文600字篇2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代功臣于谦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两袖清风、力挽狂澜,我们应该铭记这位民族英雄!

想当初,他毫不畏惧专横跋扈的大太监王振,拒绝给他送礼。面对强权,他只是甩了甩他的袖子,说道:“我呀!只有两袖清风。”他被冤杀后,皇帝派人去抄家,于谦家空空如也,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只有一间房间的门是锁着的,人们以为那里面有大把大把的金银珠宝,谁知道,撞开门之后,只有先皇赐予他的一身盔甲和一把宝剑,上面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了,看样子,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于谦原来是想把以前的事迹全部锁住,让自己把以前的功绩遗忘!人们知道错怪了于谦,一个个默默地离开了。

如果没有他,大明朝也许会分裂。如果没有他,历史也许会被改写。自土木堡之战后,北京的兵力严重不足,蒙古的骑兵就要抵达北京了,眼看着大明即将败退。危难之际,于谦站了出来:“逃跑之人,格杀勿论!”他带领着大家修筑城墙,操练士兵,增强防御力。在他的领导下,原来的老弱残兵变成了精兵壮士,原来的破城墙变得坚固结实……正是有他,明军又变得强悍起来;正是有他,明军又恢复了自信。当敌军到达北京城时,看到昔日破败的北京城已是另外一番斗志昂扬的景象,他们惊呆了。最后,蒙古骑兵被于谦率领的明军成功击退。于谦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保住了北京城,拯救了明朝,他是真正的英雄!

于谦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我们应该铭记他的精神,他的作风。我们要铭记历还有一位和文天祥一样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力挽狂澜又两袖清风的于谦!

读经典作文600字篇3

该铭记的已经被遗忘,该遗忘的却牢牢被记住。

我们都像是淘气的小孩子。明明知道有些事不该做却总要去试试,看见花朵很美就想去摸摸,可是当被刺破手指还不懂是为什么,永远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孩子。

也许,在当时当地,我痴迷,幻想,然而,当焰火散尽,才发现自己的幼稚愚蠢。

那些人,那些事,也许真的该被忘记。

我总是在快乐的时候低头就看见自己的伤疤,在微笑的时候就突然想要流泪,在幸福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得不偿失,她们都说我活得很累,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一如既往。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是如何?

曾经唱过一些歌,画过一些画,写过一些字,爱过一些人,日子长了,声音变得暗哑,画面变得腐朽,影子变得模糊,回忆变得暗黄,事实应经被淡忘,但是伤却留着,就像我下巴上那一道粉白的疤痕,我以为它很快会消失,我可以与他告别,可是这么长时间,它却一直留着,等着我,看我的每一份痛苦与伤悲,那份痛早已烟消云散,可是那阴霾却永远留存,像是每夜每夜出现的梦魇,挥不去,赶不走,缠绕着我提醒着我那些画面,那些声音,那些所有的无奈与不堪。

我以为生命是油画,一笔一笔浓墨重彩总能遮掩一切过去的细枝末节,一笔一笔堆砌上去的画面,幸福可以代替伤痛,美好可以掩盖黑暗。

可是,我错了,生命原来是素描,一笔一笔,明明暗暗,轻轻重重,每一笔都留着,每一笔都等着,永远是黑白两色,快慰与伤悲,幸福与痛苦,相依并存,无法消除,无法忘怀。

那些用血与泪写下的故事,淡漠,或者冰凉。

最好都忘了吧。

忘不了的就记着它,等待它腐烂风化。

读经典作文600字篇4

“七十六年、12.13、八周、三十万”,南京,几个数字历历在目,沉重,挥笔不动……金陵之地,十朝古都也。受此大辱,实为国之痛,我辈当铭记。而人皆浸于双十二之乐、圣诞之欢、盼元旦之喜、春节之吉,只少数人吊唁。

汝可知蜀之亡乎?其由乃君臣皆忘却前人之事矣。丞相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由猥自枉屈,三顾丞相于草庐之中。丞相遂出山,辅佐先帝十六年,至白帝城托孤。丞相夙夜忧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中刚定,又北伐魏都。期间改革内政,养精蓄锐,数年安逸。后主亦罢后宫,留正宫。朝廷君臣悉深追先帝遗诏,铭记先人耻辱,国当兴盛。

五丈原帐中最后一盏灯灭,丞相亡,国危矣。费祎蒋琬连逝,只皓专政。后主立后宫,久忘先主遗德,骄奢淫逸,国名存实亡。数年,钟会入川,邓艾渡剑阁,达姜油城,川军无斗志,不战自降。又取绵竹,直逼成都。后主自缚,见艾,艾曰“彼可知因何亡耶?后主不知。艾曰”皆因汝辈忘却前人之事矣!‘后主未懂,以至后司马昭问:“彼思蜀否?”后主笑:“此之乐,不思蜀也!”

忘却前人之事,可亡国耳。反之则兴也。

比起后主,文帝景帝未忘前人之事—始皇之暴,造长城,修灵渠,建宫殿,挖皇陵……国民苦难,百世之愿,二世便亡。文景吸取教训,减轻徭役,免除肉刑,农耕之时以身作则,以德化民,至国家安康。

洪秀全铭记清政府之腐败,笼络人心,创拜上帝会,严格治军。使太平军融入无人之境,夺清之城犹探囊取物,清之将皆插标卖首。惜后入金陵小天堂,建太平天国,天王思想改变,只记起贪图享乐,止步不前,天京事变,国亡也。

铭记,国当盛。忘却,国当衰。南京先辈,酹酒一殇。此不才所以铭记,而兴中华之职份也!

读经典作文600字篇5

烟花绚烂美丽,但绽放的时间很短。昙花鲜艳夺目。花开的时候吸引人的目光,但很快就淡了。好的东西,虽然总会消失,却是刻骨铭心的。我仍然记得那个时刻,我将永远记得

我现在是一名初中生,所以我不能像以前一样总是和朋友出去。我妈妈喜欢让我出去放松一下。不,今天是国庆节。我妈让我打电话给我哥和他女朋友去参观薰衣草庄园。

路上,我妈还带了一包东西。到了庄园门口,我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五颜六色的风车在风中转动,紫色的花朵握着叶杆,像柔弱的少女。银滩上,孩子们哄堂大笑。母亲似乎被这温馨的一幕感染了,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中午,我妈终于打开了那个神秘的包,我好奇地往里面看。耶稣基督!都是我喜欢的零食。我妈笑着对我说:你在干嘛?快吃。说着,我妈小心翼翼的抓着包装袋的破洞,轻构图轻撕了一个小洞,不让水流出来。

小时候很爱吃咸蛋,尤其是里面的卤水。我又愣住了,我妈看到我一动不动,一只手抓着缝,另一只手抓着缝。她着急地问我:快拿着,怎么了?不舒服吗?我迅速拿起鸡蛋,一点一点地吃了起来。最后,我手里还有一个不爱吃的蛋黄。我有点不好意思的看着我妈,但是我妈心疼的接过蛋黄,一口吃掉,揉着我的头说,我妈喜欢吃蛋黄。我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睛,里面充满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那一瞬间让我明白了妈妈为什么爱吃蛋黄,为什么总是对我说:“妈妈不喜欢吃,吃吧。”那一瞬间,我永远不会忘记。

在我回家的路上,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抚摸着我母亲靠在窗户上劳动的手,参差不齐的树林跑得很快,华丽的花朵藏了起来。我不禁感叹:美好的东西总是会消失,但是妈妈那一瞬间慈爱的眼神让我记住了!

读经典作文600字篇6

在此次调查中,50%的年青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熟悉,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青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重阳节已经由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青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青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青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青人中风光无穷。如今许多年青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青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青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熟悉,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青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由于,恰正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气力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青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留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门内收留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读经典作文600字6篇相关文章:

我怀念的作文600字作文6篇

中考作文满分作文600字通用6篇

中考作文满分作文600字优秀6篇

学象棋作文600字6篇

我的女同学作文600字作文推荐6篇

劳动作文范文600字6篇

军训日记作文600字6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600字初中作文最新6篇

历史小作文600字6篇

珍惜的作文600字6篇

读经典作文600字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