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实际教学进度的教案是没有价值的,在制定教案时需要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自身的评估能力,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课教案模板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1
课题:校园里的花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0月8日——10月10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完整。
3.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枝、叶、杈的形态及前后穿插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在美术教室每一组的桌上摆上一盆植物,再准备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二:
观察自己组桌子上的植物,通过讨论说一说:植物的枝叶是怎样生长的?叶片或花瓣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是如何穿插的。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很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活动三:
教师以讲台上的芦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简单示范构图与如何写笔写生,着重于绘画的先后、各部分的枝叶、花瓣;根据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背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学生作业:对自己桌子上摆的植物进行写生。
活动四:
展示作品,讲评。
展示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启发学生用纸和其他材料通过剪、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和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札记:
孩子们对校园里常见的花还真是没怎么观察过,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认真地观察并表现了校园里的花,这才感叹道:“原来我们学校有这么多的花呀,原来这些花都这么美呀!”我借机告诉他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数字,并乐意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活动。
一、教材分析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手、眼、脑协调的操作,表现自己的体验,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地。而美术活动“有趣的小乌龟” 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而且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大胆想象、好动手操作特点。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手、眼、脑的协调活动,用脑去想象、理解、创造,为他们提供了美的体验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二、评析
1、分组教学的运用
在分组过程中,老师分成3个小组,每一组的材料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分层了三个层次,难度也各不相同,让孩子自由选择,体现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我需要以及情感支持。活动中老师尊重孩子的选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使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活动设计中去。
2、材料的运用
在活动中教师能提供三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能依靠材料特点,通过观察、摸索来调整怎样更好的操作、利用。如在用皱纸来做乌龟的背壳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把皱纸编成绳子,一圈一圈的绕上去,有的把皱纸按颜色一圈圈贴在乌龟壳上,还有的做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壳。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
3、活动的内容设计方面
每个环节都是精心准备与设计的。如第一环节的活动,教师出示制作好的“乌龟”让幼儿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第二环节,教师边讲解制作方法边完整示范一遍过程。并圆上添画乌龟的头和四肢。第三环节,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让幼儿说说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最后,大家互相欣赏作品,也让幼儿有了集体完成作品的成功体验。这样有趣的自由探索活动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也是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这也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在活动中,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反思
1、有趣的小乌龟不光体现在单个上的有趣,也可以将几只乌龟组合在一起进行创作,这样将会让幼儿的想象力更加扩展。
2、结束的讲评活动可以让幼儿来介绍本组的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前面的讨论活动也相互呼应了。
3、可以多多尝试一些好的活动形式,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是教师也觉得很好玩的,真正的做到玩中学,从而来总结经验。
4、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颜色和图案间隔来装饰鱼;
2.体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条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装饰鳞片的大鱼(鳞片可取下)、一幅背景图;
2.每人有一份绘画材料(绘画本、画纸、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油性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小朋友回答。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2.师: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3.师: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4.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一条小鱼说:“美人鱼,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谢谢你。”
二、欣赏讨论
1.出示鳞片讨论:鳞片上有哪些颜色呀?它们是怎样排队的?小鱼穿上新衣高兴的笑了。
2.另一条小鱼也要一片美人鱼的鳞片,美人鱼取下一片更美丽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地说:“谢谢你!”
讨论:这一片和刚才的那一片什么地方不一样?为什么更美丽?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第三条鱼也想要,但不好意思向美人鱼要。但美人鱼还是取下一片鳞片送给它。
讨论:找找看,这片鱼鳞上的颜色又是怎样排队的?(红、黄、蓝)
除了颜色排队还有什么也是排队的?(花、园点……)
三、鼓励独创、指导要点
美人鱼游呀游,把身上的鳞片全送给了小鱼,美人鱼身上没有鳞片。小鱼想:美人鱼把鳞片全送给我们,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小鱼,让美人鱼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1.复习水粉画的画法
2.老师先示范,在引导幼儿自己在绘画本上构图绘画
3.再把画扩大画在画纸上,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图案装饰
四、展示作品
将幼儿做好的作品贴在墙上,比比谁的美人鱼最漂亮。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4
17.卷纸动物
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美术第3册教案(第八单元)。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
三、教学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四、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教师出示几种长方形纸,让学生说一说教师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纸变成了什么形状?(采用卷的方法变成了圆圈、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圆锥体。)播放课件。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卷成各种圆柱体、圆锥体等。
2、欣赏作品
(1)教师把它添一添,变成一个小动物的形象。(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2)教师根据刚才卷的各种大小不一的圈,当场示范组成一个小动物,并让学生再帮教师想一想,还可以变成什么动物?可采用什么组合法?(3)小结:可采用大小圈重叠(蜗牛),大小圈连起来(蛇、毛虫),小圈套大圈等(动物身上的奖牌)
(4)请学生取课题名,揭示课题--卷纸小动物。
3、讲解示范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
(3)同桌说一说,根据你手上已卷好的形体,你想做一只怎样的卷纸动物?再试一试,多变几个小动物。
(4)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创作过程。
独立完成制作一只卷纸动物。
5、作品展示交流
(1)学生自己介绍作品。
(2)教师选择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析指导。
(3)选几个小动物进行简单的场景表演。
18.自己做帽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学习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顶纸帽子。
2.在欣赏、讨论、游戏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
3.让学生在造型、表现的过程中,体验立体造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纸帽的基本折法。
难点:在基本的折法上进行创新设计,制作有个性的帽子。
三、教学准备:
老师:帽子范作若干、有关帽子的图片等。
学生:大的挂历纸或报纸、剪刀、双面胶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老师提示:百货店最近新开了一个“帽子”专柜,专卖各式各样的帽子,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图片)。
(2)提问:你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从欣赏入手,以各式各样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形状、色彩、装饰等。
2.探索,模仿。
(1)老师提示:这个店由于生意太好,有一部分产品严重缺货,需要货源,你们愿意帮他吗?
(2)老师出示缺货帽子样品(范作),让组长领回自己组里最喜欢的样品,以小组形式,让学生拆一拆帽子,并要求重新组合帽子。
(3)关注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让学生按照样品折帽子。调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帽子的折法,在拆帽——重组帽子的过程中,掌握帽子的折法,突破难点。利用小组合作,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设计,创造。
(1)提问:你还能创造出其他形状的帽子吗?
(2)提问:你能把自己的帽子打扮一下,使它变得更美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评价,交流。
(1)组织学生将作品统一陈列展示,并请他们互相评价,交流心得。
(2)赏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相互借鉴、提高。
5.表扬,小结。
(1)老师小结:店主看了同学们的作品,非常高兴,特地写来表扬信。
(2)同学们在课后,小组间可互教互学不同的折法。鼓励学生,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当小老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9.小画框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画框对绘画作品及其他平面艺术作品的装饰美感。
2.学习应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教案《美术第3册教案(第八单元)》。
3.通过对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画框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能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小画框。
三、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不同风格的画框和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给作品选配画框。
(2)导入新课,板书:《小画框》。
2.想想、说说、画画,加深感知。
(1)请学生想想、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画框样式及其特点。
(2)让学生把见过的最喜欢的画框简单地画出来。
3.赏析探究,学习制作方法。
(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假如让你给这张作品设计一个小画框,你会考虑哪些问题?(提示:可以从框边的形状、色彩搭配来启发学生。)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及进行变化创新。
(3)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
4.学生设计、制作小画框。
(1)提示:可以改变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和颜色搭配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小画框。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互评互学。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
6.拓展小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兴趣。
20.小小建筑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提高对材料和工具的认识,从体验材料带来的乐趣萌发丰富联想的同时,初步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
2.在游戏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工艺制作手法,并通过集体创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习惯。
3.让学生通过游戏发现自己作为主体的价值,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建筑物的一般特点,孕育欣赏建筑物的最初萌芽。让学生通过游戏在集体的氛围中自发地学习、创作,从中学习纸工艺的各种制作技巧,并能团结互助。
难点:合理安排建筑物的门、窗、阳台、屋顶、周围环境以及各单元组件的组合。通过拼合、堆砌和装饰,把感觉到与想象出的立体造型用纸盒表现出来,使学生充分体验凭借顽强毅力坚持活动的乐趣。
三、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胶水、剪刀、大小纸盒5-10个、各种制作材料(如铁丝、橡皮泥、橡皮筋、棉线、牙签、果奶瓶、彩纸等),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师)教学课件、剪刀、胶水、大小纸盒、范作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欣赏导入。
(1)出示课件:播放古今中外优秀建筑的图片。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2)揭示课题。课件演示,观看材料、工具,并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课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以纸盒子为主要材料来设计一幢房子。
2.展开交流。
(1)观察分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和纸盒。利用现有的这些东西通过观察、联想,构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达:把构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说一说。
(3)观看建筑师设计、建造过程的录像(或课件)。
3.学习方法。
(1)交流制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弯、包、叠等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与学生合作把纸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赏教材中学生的建筑作品,借鉴方法,发表看法。
(4)设计房子的广告或房产说明书。可以用绘画、文字或口头表述的方式。
4.表现创意。
(1)设计一个独立的建筑物。
(2)造型别致、有创意,但不一定表现得很复杂。
5.评价。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关系。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创意,与众不同。
(3)建筑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门、窗、阳台、屋顶)等表现是否统一。
6.课外拓展。
(1)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筑及其历史。
(2)收集现代化小区房产的广告及宣传资料。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制作工具及材料(教师)建筑模型、课件、范作、全开的铅画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展示自己的建筑模型作品。
(2)观看和欣赏别的同学的建筑作品。
(3)介绍自己的建筑。(提示:可以展示自己的房子广告。)
(4)说说好房子的特点。(提示:坚固、美观、适用等,向学生说明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浅显易懂。)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1)讨论一个规范化小区所要具备的条件和设施。
(2)说说在一个小区内除了住房外其他建筑物的特征。
(3)欣赏课件,并相互交流。
3.精诚合作,共建家园。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把教室的空地划分成4块,每一组组合成一个小区。(提示:教师分发给每一个小组一张全开的铅画纸。)
(1)组建一个生活小区建筑模型。
(2)注意小区的交通、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的活动。
4.装饰美化,合理布局。
(1)注意建筑物的装饰手法:画、剪贴小饰物、用小东西戳洞等方法。
(2)注意主建筑物的摆放。用对折法表现汽车、人物、树木等风景。
(3)关注在小组中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同学。(提示: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基础”较差或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不高,应进行鼓励、引导。)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1)给自己的小区取名。
(2)展示自己的小区,参观别组的作品。
(3)合影留念,保存学生的作品。
美术课教案模板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圣诞节愉悦的气氛,积极的参与手工制作活动。
2、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
3、知道圣诞节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报纸(让幼儿在课前将一面涂成红色),圣诞帽折法分解图若干张,已做好的圣诞帽一顶。
2、收集各种废旧瓶子,盒子,卫生纸桶等,准备亮光纸,蜡光纸,白纸,绵纸,彩笔,蜡笔等。
3、糨糊、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圣诞帽(折纸)
1、导入
师(戴圣诞帽)播放课件《圣诞节的西瓜猪》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兴趣:你们想不想一同参加圣诞会呢(幼)可是呢,要请大家制作出我和西瓜猪头上戴的圣诞帽才行哦。
2、幼儿活动
(!)播放课件《圣诞老人帽(折纸)》(可放慢处理)引导幼儿初步感知。
(2)结合分布图强调折纸中的难点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复播放课件,并将步骤图张贴于教室四周,让幼儿观察操作、(还可提供材料装饰帽檐)
(4)幼儿戴上帽子到表演区,自由表演
(二)装饰圣诞树
1、播放课件《圣诞节的西瓜猪》后半部分:
发生了什么事(幼)、让我们一起帮助西瓜猪装饰圣诞树吧。
(三)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过圣诞节
2、圣诞节会遇到谁?
3、圣诞节我们要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美术课教案模板优质5篇相关文章:
★ 美术小班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