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建议设定学习目标的可测量性,基于课标的教案编写,确保教学不偏离国家的质量要求,下面是文笔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垃圾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3、幼儿要爱护环境,激发幼儿做小主人,保护幼儿园环境的意识。
4、鼓励幼儿对变废为宝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活动重点:
1、幼儿不要乱丢垃圾。
2、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难点:
变废为宝,大胆创新。
活动准备:
图片、垃圾角、挂图、制作材料、自制玩教具展览
活动过程:
1、看挂图听故事
2、观看对比图片:整洁的活动室和有垃圾的'活动室。
讨论:你喜欢哪一幅图片?为什麽?
垃圾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害处?
我们要怎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3、教师带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体验环境污染状况。
4、请幼儿当环保小卫士,把不用的垃圾扔到垃圾筒内,还能再用的垃圾放到垃圾角内。
5、动手制作“不乱丢垃圾”标记,并将“不乱丢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
6、带幼儿参观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玩教具展览。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旧报纸、酸奶袋、包装盒等制作成不同的物品,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
重点:
学会联想并发展发散思维。
难点:
运用绘画、拼贴、改画的技巧表现内心的想法。
准备:
录象、图片、范画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森林的面积缩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的威胁,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如果让你来做一个环保小使者,你会怎样宣传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让大家更深刻的意识到环保的作用?
二、板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了解哪些环境问题呢?请你来说一说。
三、出示录象
每个小朋友想象中的地球都是不同的,你的想法是什么呢?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画吗?你觉得该怎样把自己家园画出来或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那一定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四、作业选择
1、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你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观察到了么?你有怎样的感受?
2、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的忧虑。
3、画完后还可以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和家长采用简单的绘画方式设计简单的玩具,如:沙滩玩具、存钱罐等。
2、根据各废旧物品不同的特性,进行裁剪、粘贴等方式制作玩具。
活动准备:
1、各种废旧物品,如:易拉罐、纸盒子、包装纸等,以及剪刀、胶水;
2、请家长与幼儿观察教师准备的玩具,增强幼儿制作玩具的兴趣
3、教师展示自己变废为宝制作的小玩具。
4、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什么样的玩具呢?大家想不想一块玩,并一起制作自己的玩具呢?
2、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观看"制作属于自己的玩具"
幼儿欣赏完毕后,教师进行提问: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啊?
幼儿自由回答,根据自己的感受发表意见。
(2)教师:小朋友,那你们自己都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呢?想不想也通过自己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玩具呢?
3、幼儿参与:让幼儿玩教师制作的玩具
(1)小朋友们,你们刚刚玩的玩具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幼儿进行回答。
(2)教师:小朋友,我们自己家是不是也有很多废旧的材料啊,那我们扔掉是不是很可惜,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再利用,这样我们就不会浪费了。
(3)教师: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废旧材料,小朋友想不想也为自己制作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玩具呢?
(4)让幼儿自行选择自己需要的废旧物品,教师从旁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的玩具,并介绍自己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5、幼儿互相参观其他幼儿制作的玩具。
6、教师让幼儿表述制作并玩专属于自己的玩具的感受?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这些玩具都很棒,并且都是用废旧材料制作成的,今后我们要保护环境,合理的利用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把生态与环境保护列入幼儿科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儿从小就具有环保意识,知道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设计活动时着重对烟尘、污水两个方面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幼儿了解烟尘会污染空气,能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2.引导幼儿能够关注周围的环境,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和难点:
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污染的环境对自然界的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烟、房屋(幼儿用积木拼搭)
2、录像:香烟弥漫的一间屋子、动物远离喧闹的城市、汽车的尾气和废气等。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实验活动——看录像——幼儿讨论——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快乐地游戏着,它们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树林里开演唱会,玩得真高兴。忽然,附近的工厂里排出大量的黑烟,它们一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动物们纷纷逃离了森林,躲到别的地方去了。
二、实验活动
教师:“咦,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走,躲到别的地方去呢?”
1、现在我们做两个实验。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让幼儿从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把两条小鱼分别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动情况。
(2)出示幼儿拼搭的房屋,用一个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闭),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点燃的香烟,过一会儿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会发现房屋周围都是烟雾。
三、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烟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注意大街上汽车驶过飞起的灰尘;车尾排出的烟尘、废气,以及香烟弥漫的房子;动物们远离城市等。
2、提问:这些废气、烟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动物和人需要清洁的空气。
四、讨论活动:烟尘、废气会污染环境,怎样来预防这些危害。
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小结:我们都需要清洁的空气,保持空气的清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五、延伸活动:《谁是环保好娃娃》
小朋友请讲讲下列图中谁是保护环境的好娃娃,为什么?并给环境好娃娃画上一个五角星。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2、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树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小结:树根可以吸收、储藏水分和养分,抓住泥土,使树干牢固;树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可以入药、治病。树干能为树叶输送养分;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树叶可以给草食动物做食物,还可以遮阳、做书签、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药、有的可以做种子。
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
(1)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
(2)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
(3)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少噪声等。
4、组织幼儿观看录象,进一步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让班内每个孩子都明白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更要保护环境。
让孩子们能够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大胆说出自己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明白随手乱丢垃圾是一个不好的坏习惯,需要改正应该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难点:孩子接受问题的能力,乱丢垃圾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1.一顶带有机玻璃的遮阳帽。
2.几张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
3.生病带着口罩的儿童。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一起做个小实验看看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拿出带有有机玻璃的遮阳帽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前,在阳光照射到遮阳帽的有机玻璃上会在教室屋顶形成一道七彩虹,持续晃动遮阳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发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好看吗?美丽吗?孩子们回答后接着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七彩虹。
2.说出答案是因为天空晴朗空气好如果空气被污染了就看不到美丽的彩虹,继续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空气不好有哪些危害性拿出图片
3.着重说明空气污染了就会让人生病甚至吃药打针,打针是很疼的。我们都不想生病,更不想打针。所以我们不能让空气产生污染。空气为什么会污染,拿出图片,那是因为有许多不爱护环境的人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引起的。从此以后我们不能再随便乱丢垃圾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如果大家人人都乱丢垃圾,那么久会破坏环境产生污染会引起生病也就看不到美丽的七彩虹。
延伸: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以往虽发现了乱丢垃圾不是一个好习惯,应该让孩子们改正缺点,却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提醒了事,没有认识到方法过于武断没有认识到孩子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通过本次培训认识了直接灌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引导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掌握儿童在游戏中生活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努力跟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学习明白只有观念的率先改变才能引起行为的逐渐改变,找到了方向明确了目的就一定会达到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篇7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是我校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泊,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身带零食到教室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乱踩草坪也大有人在。这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状况,对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创建“绿色学校”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唤起全校师生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认真负责的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这个问题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活动的时间:
20xx年9月22日
三、活动的:
我与校园环境——美化校园,你我做起
四、活动的目的:
着力提高学生的“两个意识”、告别一个“不良行为”和形成一个“良好习惯”。“两个意识”就是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告别一个“不良行为”就是要告别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形成一个“良好习惯”就是要养成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习惯。
五、活动的过程:
1、主持人讲解校园环境对同学学习、生活的作用及目前我校校园环境的现状;
2、通过具体事例,如乱扔垃圾、乱踩草坪、破坏垃圾桶、随地吐痰、乱折花草等,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存在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策;
3、分小组在校园里进行“不良现象大搜索”
4、综合各组结果,形成共识。
六、活动的结果:
学生从身边的种.种破坏校园环境的现象来分析,得出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几种原因:
一是由于小时候没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状态。95%的学生认为,从小进行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是缺乏自控能力,35%的学生认为在没人监督或约束的前提下,可能会随手扔垃圾;
三是缺乏劳动。从实验班的调查来看,85%的男生在家没有做家务的习惯,60%的女生在家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如帮父母拖地板、自己洗衣服、帮父母洗碗等;藏班学生因为是寄宿生,劳动观念较强,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也强于汉班的学生。
四是部分学生认为缺乏环境卫生是导致学生环境意识淡泊的`重要因素。
五是缺乏有效的监督。部分学生认为督导队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必要成立如环保小卫士、绿色环保志愿小组等。
六是缺乏体验。西藏班的学生普遍认为,体验对增强同学环境保护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如自己洗衣洗被、评选“信得过宿舍”和“文明餐桌”等,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极力维护西藏部的整洁、清洁。
实验班的学生普遍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一是美我校园,人人有责。爱护校园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少说多做;二是在全校营造“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氛围,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三是在校园树立环境保护标语,标语向学生征集;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如举办环保讲座和环保图片展等;五是加强对学生的体验。如倡导学生自己种树、种花,并由自己维护;六是加强监督。政教处、学生会、督导队和卫生室要加强检查力度。
保护环境幼儿园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