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优质8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解决突发情况,保持课堂的秩序和纪律,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1

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准备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4

制作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的必备大餐,食材的准备可以交由孩子来处理。

01准备食材

让孩子接触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和对人体的作用,感知他们的外形特征,并清楚、正确的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

02材料加工

带领孩子一起清洗部分食材,剥豆子。

03送入厨房

将准备好的食材送入后厨,由厨师师傅来为我们制作美味大餐吧!

04腊八粥出锅

香喷喷的腊八粥出锅咯,和孩子们一起品尝这道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美味吧~

腌制腊八蒜

腊八蒜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制作简单,深得孩子喜爱。

01清洗器皿

带领孩子们一起清洗制作腊八蒜的器皿,这里要注意安全操作。

02剥蒜倒醋

准备数量若干的大蒜和孩子们一起剥好,然后放置器皿中倒入一定量的醋。

03打扫“战场”

腊八蒜制作过程简单,做完后记得清扫垃圾收拾“战场”哦~

04认真记录,静待美味开启

制作腊八蒜观察记录表格,让孩子们定期观察蒜的变化情况并做下记录。

腊八节的由来小班教案6

豆子大作战

腊八粥的食材,除了吃,还可以……

01夹豆子大赛

将豆子装在小碗里,两两pk。看谁用筷子夹出来的豆子多,谁就是小赢家。

02豆子分类

将不同种类的豆子混在一起装在小碗里,三人一组协作完成对豆子的分类。将同一种类的豆子挑出来放在一起,最后哪个组跳出来的豆子多哪个队就获得胜利。

03豆豆拼画

准备材料:

各种颜色的粮食、白胶、彩色卡纸若干。

操作步骤:

先在卡纸上画出或打印出轮廓,涂上白胶,把不同颜色的粮食粘贴上去即可。制作时,要提前想好配色,以免制作失误,浪费太多粮食。

腊八暖心行动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腊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存的一点粮食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将刚出锅的热粥装好,和孩子们一起走出幼儿园,送给在户外工作的人们,清洁工叔叔、菜摊的老奶奶等等……让孩子的暖心为这个冬天带来温度。

主题家长社会资源

1. 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 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 情感资源:可以邀请爷爷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环境创设

1. 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腊八小知识

腊八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会吃腊八粥等传统的食品来庆祝,这种习俗在我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人们会到比较有名的庙宇拜神,以驱邪避鬼,求家人一年的平安。

腊八粥的来历01腊八粥源于“赤豆打鬼”的习俗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而人们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腊八这天用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修长城的民工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喝腊八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6

设计意图

腊八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北方尤其受人们重视。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煮上浓浓的腊八粥,还会泡上腊八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腊八节,教师设计了“开开心心过腊八”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养成善观察、勤记录的良好习惯。

(3)喜欢过腊八节,乐于参加腊八节的实践活动。

环境互动

1.主题墙面环境

在“冬天”的主题墙饰中设计一个“冬日的节日”板块,其中包括腊八节板块。

2.互动墙面环境(低矮墙面环境)

“我知道的腊八节”:请幼儿搜集各地有关腊八节的风俗图片,粘贴在墙上。

3.相关区域融合

(1)语言区:投放有关腊八节的书籍资料。

(2)自然角:把腊八蒜的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并引导幼儿自制腊八蒜投放到自然角,同时为幼儿提供记录表格、笔等。

活动一:话说腊八节

(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3)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搜集腊八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腊八节的知识。

材料准备:有关腊八节习俗的图片,并做成 ppt;较大的日历一本。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腊八节的相关习俗。

难点:会用完整的语句介绍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活动过程

1.出示日历让幼儿观察

师:今天是几月几日呀?(指着日历上标出的日期)这一天也是农历的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腊八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2.集体活动:说说我知道的腊八节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腊八节。

提问:请你给我们讲一讲你知道的腊八节吧。腊八节有什么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吃什么?做什么?

(2)教师结合ppt小结: 我们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节日了,是用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喝腊八粥、吃腊八饭,还会泡制通体碧绿的腊八蒜呢。

(3)生活经验迁移:启发幼儿回忆并说说去年的腊八节是怎么过的,都吃什么了。

3.欣赏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请他们讲述搜集的图片是什么、代表什么等。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腊八节”互动墙面环境。

活动二:奶奶熬的腊八粥

(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腊八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腊八粥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认识不同的腊八粥食材,知道营养搭配身体好。

(3)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喜欢喝腊八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成的。

人员准备:事先请一位对熬制腊八粥有经验的老奶奶一起备课。

材料准备:电饭锅、各种做粥食材、儿童用碗筷等。

活动重难点

认识熬粥的各种食材,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体验共同做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是什么节?请小朋友猜猜,奶奶今天来我们班做什么。

2.老奶奶讲述并熬制腊八粥

奶奶:今天是腊八节,你们知道腊八节喝什么粥吗?(腊八粥)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做好喝的腊八粥。

(1)介绍食材(各种豆类、米类和干果)(见图 34),让小朋友们一一认识,并讲解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讲解熬粥的方法:洗干净食材一烧开水-将食材放进电饭锅里-熬半小时即可。

(3)演示做粥的过程,可请小朋友帮忙清洗食材。

(4)讲解腊八粥的来历。熬粥的同时讲一讲腊八粥的各种食材代表什么意义,讲讲腊八粥的来历。

3.品尝腊八粥

幼儿洗手-保育老师准备碗筷--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品尝腊八粥。

活动三:动手泡制腊八蒜

(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和同伴较好地合作泡制腊八蒜。(3)养成爱探索、爱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剥蒜皮。

材料准备:大蒜若干、醋、干净玻璃器皿。

活动重难点

合作完成制作腊八蒜的过程。

活动过程

1.腊八节话题引入

师:前几天我们喝了腊八粥,我们还说到腊八节的时候还要泡制腊八蒜,谁吃过腊八蒜?腊八蒜是什么味道的?

2.制作腊八蒜

(1)出示泡好的腊八蒜,请小朋友说说制作腊八蒜需要什么。(洗好的玻璃宽口瓶、剥好的蒜、醋)

(2)分发大蒜,请幼儿说说剥蒜皮应该注意什么。(洗干净手;不要用剥过蒜的手抹眼睛等)

(3)幼儿分组剥蒜皮。(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4)往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醋。(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5)将剥好的蒜放入醋中,盖好盖儿。(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活动延伸

(1)师幼共同设计自然角互动墙,把腊八蒜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同时,把幼儿泡制的腊八蒜摆放到自然角。

(2)绘制观察记录表格和分组记录单,请幼儿观察腊八蒜发生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7

设计思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西洋节日盛行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小朋友知道的还有多少?就如“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东西?腊八节的来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不知道却又应该了解的。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想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介绍“腊八节”,知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引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初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美好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听故事,跟着“小燕子”一起观察胖嫂家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3.体验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屋檐下的腊八粥》、ppt课件。

2.8种腊八食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谁?长得什么样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图书名字

提问:书名中提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吗?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还有一个主角会是谁?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依次播放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猜测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讲述

1.出示ppt,提问: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们要干什么?(观察景色的变化和燕子一家的变化。)

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过冬。

2.出示ppt页,提问:

小燕子看见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观察画面,用语言简单讲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几样东西?你都认识吗?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食材的名称 、颜色。)

4.出示ppt

什么季节到了,小燕子用衔来的八样东西做了什么?

三、记八宝,玩游戏

1.出示实物,分辨和认识“八宝”

小燕子用食材来做项链,打扮自己,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游戏:八宝蹲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选择一张食材图片,由一人开始边蹲边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称的幼儿需立即回应,继续游戏。幼儿游戏1-2次。

四、自助阅读,自主讲述

1.设疑:胖嫂究竟用这八样食材做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画面(从“吃腊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婶一家是怎么做的?

这一天小燕子过得开心吗?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

小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八节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过完腊八就要过年啦!

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工区:

1.在活动区提供各种粮食、干果小样,帮助幼儿认识了解不同的食材名称和功效,尝试搭配“制作”——我的腊八粥。

2.创设美工活动区,提供各种中国风的绘本图片和金山农民画等图片,鼓励幼儿用剪贴、涂画等方法制作图画,布置成“民俗风”画廊。

阅读区:

1.收集各民间节日的相关图片与书籍,制作中国民俗手册。

2.提供故事图书和图片,鼓励孩子翻阅图书并讲述故事。

3.录制一些关于我国民俗的故事,让孩子倾听、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篇8

活动来源:

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在我国,腊八节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而腊八节对于我们幼儿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为更好的让宝贝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关于腊八的活动,以此增长幼儿对传统民俗的解。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4、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初步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马上是元旦,我们迎来20xx年。在元旦的这一天,同时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出示绘制好的日历)

阳历是1月1日,下面还有小字,是十二月初八,你们这是什么日子吗?

告诉你们哦,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三、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四、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扁扁的红豆,

圆圆的桂圆,

胖胖的花生米......

五、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活动反思:

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较远,但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使这一传统节日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校对的方式,孩子们解到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升有效的经验,体现课程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疫情健康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5篇

幼儿园朋友船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小班球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语言《伞》教案优质7篇

布幼儿园教案优质7篇

母亲幼儿园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大班树的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7篇

幼儿园《画》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泡腊八蒜教案优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