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教师通过书写一份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北京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
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
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
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
第五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
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4.、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
四、归纳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五、播放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的录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景吗?同学们,想一下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年的时间,在这6年中,你准备为北京,为奥运做些什么呢?(发散思维,树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奥运,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更预祝北京能更加美丽。老师也祝愿同学们更加进步!
第二课时
一、回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幻灯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注意读音;齐读。
三、出示生字:
1.想读的站起来大声读。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阅读时认识的。
3.观察要学的字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多)
4.怎样记住这些字。(拆分法、口诀法、熟字换部件)
5.范字:严、史。
6.其余字,利用写字书,学生自己仿写,每个字写一遍,同桌互评,哪个字写的好,再写一遍。
7.生板书:想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并组一个新词。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北京。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爱北京、以北京为豪。在学习时我打算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北京了解了哪些,在放幻灯片,让学生对北京古老而现代的景观有所了解,再进入本文的学习。生字的'学习还是发挥小组的作用,有小组长带领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通过读短文检查。课文的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作用读通、读顺、读的有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⑴ 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⑵ 课件出示词语:
中央 城市 旁边 花坛 祖国 庄严 图案 立交桥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① 学生自读;
② 小老师领读;
③ 开火车读。
⑶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⑷ 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欣赏,悟情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读想想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与说你为什么想读。
4、你觉得哪些地方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
5、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美丽,让我们动手把它画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想象画,并配上一、两句赞美的话。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复习巩固
1、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画的想象画。
2、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⑴ 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⑵ 同桌互相读一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开火车朗读。
3、拼词游戏。
4、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二、我会写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央 市 优 坛 国 交 旁 阴 城 图
1、读准这些字的音。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仔细观察,并书空练习。
4、描红仿写。
三、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背给小组长听
四、拓展活动
说说知道的北京新变化。
【教学后记】
学生对北京非常向往,课件展示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新风貌等风景,学生一看就激发了自豪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读出课文。在布置作业时,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想象力,这种练习须继续加强训练。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活于沙俄专制时代,他在作品中一方面无情揭露沙俄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一方面宣传恶势力的不抵抗。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对世界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穷人》这篇小说如实的反映了这段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崇尚品德。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特别指出易读错的字“作”、“梧”。
2.随机理解下列词语:忐忑不安、倾听、抱怨、自作自受、宁静、搁板、顾惜。
3.“揍”的右边。
4.同桌检查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6.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整理。
三、整体感知,初步读懂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2.理清文章脉络。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生字、词
2.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我改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作者,“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目的之二,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
教学设计:
围绕桑娜的情感变化体会她的人物品质,向学生渗透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写作方法,让学生编写结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发散学生的想象力,使桑娜、渔夫的人物形象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你的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穷人?而文中的穷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深入课文 自主学习
1.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上一个问题。
2.引:在如此的困境中,桑娜又做着怎样的事呢?
3.默读课文,画下有关的句子,从中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三、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
2.汇报
3.从第9节中,你体会到了哪几种感情?(怕丈夫埋怨、害怕、自己愿付出代价、希望平安归来等)
1)文中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复杂心情?讨论。
2)学生体会读,师指导读。
3)再读体会人物心理及写法。
4)指导写作。
4.丈夫知道后,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
5.分角色朗读。
四、课后延伸 意在创新:看图片,听音乐
导:在窘迫的日子里,桑娜又收留了两个孩子,他们是多么善良呀。可是,他们今后的日子又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试想一下,给课文编写结尾。
学生回答
五、作业:仿照课文第9节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
板书:
穷人
桑娜 又收留了两个孩子 今后日子?
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我 ”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
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下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 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 出示生字、生词 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 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3. 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2----5段。并讨论。
4. 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收衣服。找出动作的词,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3)朗读课文,有爱心的小朋友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 学习本篇课文,你喜欢课文的小朋友吗?你喜欢他吗?请你用词赞美他。
2. 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赞扬吗?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
小结: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麽事。
二、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 让学生自由朗读。
2. 指名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3.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4. 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3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尊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 小组长带领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请小老师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2. 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易错的字,并带领大家认读。
3. 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句子。
4. 指导书写。
(1)认识2个新部首
(2)观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难写字,老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订正,评价谁写的好。
四、积累词语
1. 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摘下来。
2. 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蓝里。
小结:你们也很会保护弱小,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很适合我们的小朋友。大家表现的真棒。
板书:
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 湿漉漉
我 别吓着它 爱心
会写字:衣 身 阳 要 笑 妈
后记:
1、学生体会到了 “我 ”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实情感,学会了关心弱小。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地读准字音,并各自想办法记住字形,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书写,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在书写“身”字时不正确。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学习11个生字。认识“角字旁”。区分“蜂和峰”与“蜜和密”
2、 能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醒”“蜜”“蜂”写端正、美观。
4、 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识字以及了解生字在词语或者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记住字形,正确书写。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
1、导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2、出示课件,欣赏春天的画面:万木吐绿,河水解冻,小鸭戏水,柳树发芽,百花开放。
3、多美的画面呀!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天,我们早就盼望着“春回大地”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采取分散重难点,分层识字。
(一)初读感悟字形。
学生借助音节、同桌互读等方式,读准字音,初步认识字形。
(二)在观察、比较、联系中建构新知。
1、读一读熟字。
东、 星、 牙、 地、 虾、 鸡
2、读一读带音节的新字。
冻、 醒、 芽、 坪、 蜜、 鸭
3、观察,熟字和新字谁和谁能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东——冻 星——醒 牙——芽 地——坪 虾——蜜 鸡——鸭
4、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后发现新旧两个字之间的联系。(学生说发现)
教师提升:我们是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的.,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5、给生字组词语,初步了解字义。
相机指导生字:蜜蜂的书写。(观察、比较、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三)学文中巩固生字,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1)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a. “解冻”什么意思?谁解冻?读词(河水解冻)。
b.你知道“苏醒”什么意思吗?在春天,都谁苏醒了?(学生自由说)这么多的事物在春天都苏醒了,所以说是万物苏醒,读。睡了一冬,终于醒了,多舒服呀,再读读。
c.春天,都哪些植物发芽,你观察到了吗?(学生说)——杨柳吐绿
万物苏醒: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春天来了,什么苏醒了?)
杨柳吐绿:换词的方法。(杨柳发芽)
百花争艳:联系第2课学过的描写春天里的画的语句。
(2)感情朗读,背诵这5句话。
a.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春天那美丽的画面。
b、指名读,认真听,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c、导读:播放开头的画面,配乐,用你的朗读把这么美的画面表达出来。(练读——指读——齐读)。
(3)、拓展: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有融化的河水,有戏水的鸭子,还有发芽的柳树,还有?(生说)
四、在争星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
可以设计找朋友游戏、以挑战赛形式闯关游戏。
1、请你说说是怎样记下面的生字。“一颗星”
2、找出一组形近字,再组词。“两颗星”
3、请你说一个或一句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三颗星”
五、书写生字
1、出示:醒、鸭。静静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
醒:别丢了左边“西”里的一小横。【甲骨文、金文的“酉”字,像一个酒坛子的形状,它的本义当指酒坛或酒壶。此字后来借用为干支名,为地支中的第十位。在汉字中凡从“酉”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酣、醉、酿、酌、配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供稿))】
鸭:书写时注意穿插避让,鸟的横是关键。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5、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对比观察:欣赏评议。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
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
3、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实践活动。
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重难点
1.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让学生听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激发学生去探究北京话的魅力的.兴趣。
2.让学生听北京话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北京话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听相声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请同学们欣赏。听了这段相声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北京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北京话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自读勾画: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作者很喜爱北京话?用“——”勾画。
2.汇报点拨:
体会“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一句的深刻含义。
抓住“诱惑”追问: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
(相机播放北京导游讲话、北京老人聊天、北京小贩吆喝的课件,让学生体会北京话的诱惑,与作者一起感受。)
(2)重点指导朗读句子:“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之中”。
3.自读讨论:作者分别写了谁学说北京话?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句子或词语说一说
(1)体会北京话很重要的句子:“北京话也是一种汉语方言——不过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
(2)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作者写朋友学说北京话失败的心情的句子,说说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这体现出北京话在朋友的心中怎么样?
(3)最能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话?为什么北京话是不朽的?
四、揣摩写法,拉近距离
1.回顾全文:作者喜爱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2.小结,梳理写作方法。
3.指名交流: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