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的编写中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分配,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课,减少教学中的临时安排和突发情况的应对,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桃花幼儿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桃花瓣特征,想象它可以用做什么,为谁用。
2.根据想象出的内容,速构连环画,并创编故事。
3.理解并感受和朋友相互关爱的情感。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能仔细倾听故事《桃花瓣》,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五幅背景图。
2.用卡纸、皱纹纸做成的桃花瓣、动物卡片若干。
3.幼儿已观赏过桃花,观察过桃花瓣。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桃花吗?
2.出示桃花瓣问:桃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3.我们一起来创编一个《桃花瓣》的故事,好吗?
二、师幼共同构建故事内容
1.师:桃花瓣的故事怎么编呢?故事里除了桃花瓣,还要有些什么呢?(时间、地点、人或动物,事情等)
2.师边出示背景图边说:今天,老师为桃花瓣的故事准备了几幅漂亮的背景图,大家来看看,是哪些地方。幼儿边看图边说一遍。
3.这个故事的地点明确了。桃花瓣与小动物所发生的事,请大家来想想,创编出来好吗?
4.桃花瓣可以用来做什么?给谁用最合适?幼儿自由想象,并提醒幼儿根据事物间的大小关系创编故事里的事。
5.师:边出示桃花瓣、动物图片边说:老师这儿有许多图片,等会儿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你喜欢的动物及桃花瓣贴到相应的背景图中,看看谁贴的最合适。
6.师:这幅图中的桃花瓣、小动物是谁贴的?为什么?以此类推,让幼儿明白事情与时间、地点分不开的道理。
三、完整的创编故事
1.师:现在我们一边看图,一边想,心里说一遍,看谁最认真。
2.师:我知道大家编的故事很好听,下面,我来讲故事的第一幅图,你们听听,我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或句子。
3.师:有谁和我讲得不同?
4.第二幅谁来讲?谁跟他讲得不一样吗?以此类推,鼓励幼儿说得跟别人不同,每幅图中所用的词、句都要不一样。
5.师:大家讲得都不错,用了许多好听的词和句,现在我们把它们说到故事里去,好不好?
6.师幼共同讲故事一遍。
7.根据幼儿自己的想法,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一听。
四、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很爱动脑筋,创编了桃花瓣的故事,它让人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 你们今后应该怎样做呢?
延伸活动:
1.大家可以画一画你心中的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讲给别人听一听。
2.将幼儿画出的故事布置到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去。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首先我根据季节特征,选择了春天《桃花瓣》的主题,并以此为内容,让幼儿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其次,我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具体、形象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学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并注重活动的重点、难点,由易到难,层次深入。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想象,创编故事,说得跟别人不同,用的词、句也不一样,效果很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悟到:语言活动中,绝不能以老师说、幼儿听、教师示图、幼儿看那种灌输式、填空式、一问一答式进行教学。这样,会束缚幼儿的思维,限制幼儿的语言发展,扼杀智力的开发。而应该注重让孩子自由想、大胆讲述,鼓励他们说得跟别人不一样,只有这样,孩子们的思维才活跃,想象力丰富,语言发展更快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吸管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的基本特征,并用手指点画桃花。
2、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用吸管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的基本特征,并用手指点画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桃树的特征
1、师:老师今天去公园里拍了一张照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照片)
2、师:咦?这是谁呀?原来是我们的桃树姐姐,那你们看一看桃树姐姐长得什么样子呀?(树枝从下面开始,有的往上生长,有的往前生长,有的往下生长,树枝越长越多,越长越细,最后整个画面都长满了树枝,树枝上还有漂亮的桃花。)
观察照片,说一说桃树姐姐长的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用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图片导入活动,让幼儿产生表达的愿望,在幼儿的回答中不知不觉就让幼儿进入了教学情境中,为接下去的操作环节做好准备。
二、出示范画,讲解吹画过程
1、师:那你们觉得桃树姐姐漂亮吗?老师也觉得很漂亮,所以老师为我们的桃树姐姐画了一幅画,想看吗?看,老师的这幅画和桃树姐姐长得像吗?那你们来猜猜看老师的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的方法,那老师到底是怎么画的呢?小朋友们小眼睛仔细看好,老师画画的秘密就藏在这里。
(播放视频)
3、师:你们看明白了吗?谁来说说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幼儿讲述,教师现场示范操作)
4、观察教师出示的范画,猜测教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5、观看操作视频,说一说教师是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用教师的范画导入,让幼儿猜测教师的范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增加幼儿的兴趣。最后通过视频播放操作流程,清楚地帮助幼儿了解操作的基本流程,有利于幼儿接下来的操作顺利进行。
三、幼儿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1.师:先朋友们想不想自己来吹一吹?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上去试一试。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师:完成的小朋友把你们的画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幼儿的操作环节,有了之前的经验准备,幼儿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教学反思: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吹画”这种作画方式,整堂课下来,孩子的兴趣很浓,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当看到幼儿在作画的过程及吹出的作品时觉得一整个活动开展下来还是有意义的:不仅提高幼儿想象、创造能力而且使幼儿的手、眼、脑得到协调的发展。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1、在示范过程中,省略了请个别幼儿操作的环节,导致在吹画的过程中有些幼儿还是不知道怎么吹,有的是垂直的吹,有的怎么吹都吹不出来,有些吹着吹着把口水都吹到了画上等等。
2、作画的要求强调的不够明确,导致后来有些孩子在点画时,满手都是颜料。
3、在提供材料方面,想得还不够细致、全面。如果准备一些粗细不同的吸管,让幼儿自己探索,我想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能够从孩子们身上反馈到或多或少的信息。虽然这是孩子们从未接触的艺术形式,但整个过程都是在盲目的探索中的,每段盲目的探索都会有一个劳动成果的出现,而每个劳动成果的出现最终都会促进教师各方面不同水平的提升。
小百科: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
2、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幼儿集体表演舞蹈“桃花朵朵开”,感受音乐欢快的气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本次活动任务:用这些乐器为歌曲配上好听的节奏。
1、幼儿自选乐器,伴随音乐自由演奏。
2、集中,请手执相同乐器的.幼儿坐到一起,随音乐自由演奏。
三、根据教师指挥,幼儿合奏练习。
1、教师身体动作总谱讲解演示。
2、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幼儿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暗示分声部徒手轮奏。
4、根据身体动作总谱,与幼儿商量配器方案。
四、乐器合奏。
1、幼儿根据“身体动作总谱”,进行合奏。
2、看教师指挥,再次合奏。
3、教师指导和鼓励下,个别幼儿轮流担任指挥。
4、加乐器进行配乐,幼儿按意愿,加入大鼓节奏。
五、在轻音乐“花好月圆”中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名称:
?桃花开了》
活动班级:
小(3)班
活动目标:
1、在语言的提示下,了解、掌握制作桃花的'方法与过程。
2、学习捻纸团粘贴桃花,发展小肌肉动作。
3、对捻纸团粘贴活动感兴趣,愿意尝试不同形势的美工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桃树花。
2、各种红色、粉红色的皱纹纸橡皮泥若干。卡纸画好的纸板,浆糊、抹布。
3、教师制作的桃花树范例1—2张。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教师唱歌曲《桃花朵朵开》
2、提问幼儿,你刚才听到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里面唱到了一种花叫什么花?
3、你见过桃花吗?他长什么样子的?
二、教师出示桃花的图片。
1、幼儿观察桃花,
教师做引导,如:桃花的花瓣有几片。它们都开花了吗?花朵是长在桃树的那些部位?
你们觉得桃花好看吗?这么好看的桃花,我们能用我们的小手做出来哦!你们相信吗?
2、教师做好的桃花
请小朋友看老师做的桃花,你看看和你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我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让幼儿尝试捻纸团、搓橡皮泥。
老师比较喜欢用皱纹纸做,你喜欢用什么呢?
三、教师讲解制作要领
你们看到没有老师做的桃花花瓣就像五个好朋友一样,谁也不离开谁。中间还有它们的新朋友,你们看到了吗?它们的新朋友和他们穿的衣服可是不一样的哦!(花心和花瓣颜色的区分)
记住我们的桃花穿衣服可讲究了,它不喜欢穿在下面,你们看看它是穿在那里?
现在老师要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到底有多么厉害,能做出漂亮的桃花。
四、幼儿练习制作桃花
教师把之前准备好的卡纸发给幼儿,让幼儿动手制作。
五、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桃树背景、水粉颜料、棉签、皱纸、树枝等,每张背景上做好一个桃花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讲述,说说观察桃花的快乐心情
1、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前几天我们一起去看桃花开心吗?老师把开心的情景拍下来啦!想看吗?(看课件)
2、问:你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
3、教师:我们小二班的朋友小嘴真甜,都和桃花姐姐成了好朋友,说悄悄话,做游戏,桃花姐姐心里可开心了。看,桃花姐姐来看你们了!
二、欣赏与示范
1、(看课件)仔细观察桃花长得什么样?五个花瓣,粉红色,象五角星,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这朵桃花在干什么?(笑眯眯)那这朵呢?(很害羞)这朵花象什么?想蛋,它是一个花苞苞,就象宝宝在睡觉。师小结:桃花有五个花瓣,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桃花有的笑开了脸,有的很害羞,有的还是花苞苞。
2、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请到我们教室里来?(幼儿讨论)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你们找出喜欢的桃花,仔细看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做的?(提供:手指点、棉签画、纸揉、贴花瓣)
3、说说你喜欢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用什么办法做的?
4、师小结提炼:有的是用颜料手指点画的;有的是棉签画的,有的是用皱纸揉成的,还有的是把花瓣贴在树枝上做成的。
三、教师介绍材料,幼儿选择操作。
我们选一种喜欢的办法请出桃花姐姐。
四、交流互动,欣赏拍照
1、向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桃花,说说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办法做成的。
2、摆个好看的动作,和自己的桃花一起留个影。
五、结束:
我们一起听音乐,用动作把桃花姐姐请出来吧!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语言的提示下,了解、掌握制作桃花的方法与过程。
2.学习捻纸团粘贴桃花,发展小肌肉动作。
3.对捻纸团粘贴活动感兴趣,愿意尝试不同形式的美工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用捻的方法制作桃花。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桃树花开。
2.各种红色、白色皱纹纸若干,小树枝人手一份,固体胶、抹布若干。
3.桃花树范例2个。
方法与手段:观察分析法、讲解演示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范例,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桃花)桃花是什么颜色的呀?
2.在哪里看到过桃花呢?
3.教师:(出示花苞)请你们看一看,这朵桃花和刚刚的桃花有哪里不一样吗?(没开出来)还没开出来的桃花你知道叫做什么吗?还没开出来的桃花叫做花苞。
1.幼儿欣赏范例桃树,根据提问大胆回答。
2.幼儿回忆并大胆回答。
在活动的开始环节出示范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让幼儿感受到春天桃花的美。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桃树”,认识制作的材料,猜测、讨论制作方法。
1.桃树上的桃花真漂亮,有的盛开有的还是花苞,哪个小朋友能用动作来学一学盛开的桃花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指着盛开的桃花提问)
2.还没开放的桃花是什么样的?谁也来用动作学一学?
3.老师这里也有一颗很漂亮的桃树,上面也有好多漂亮的桃花,谁来猜一猜这些桃花是用什么做的?带领幼儿认识皱纹纸。(这叫做皱纹纸,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办法把皱纹纸做成一朵一朵漂亮的桃花呢?)
4.盛开的桃花该怎么做?
5.边示范边小结:皱纹纸,手中拿,捻一下,一朵漂亮的桃花就做好了,然后抹上固体胶,贴在小树枝上,一朵桃花就开了。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呢?
6.那桃树上的花苞是怎么做?(提醒幼儿花苞要捏的紧一点)
1.幼儿用动作模仿盛开的桃花。
2.幼儿用动作模仿花苞。
3.幼儿认识皱纹纸。
4.个别幼儿探索捻桃花的方法。
5.幼儿空手练习捻桃花。
6.根据教师提问大胆回答。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用动作学一学,调动了活动的气氛。还运用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让幼儿掌握捻桃花的方法,为制作桃花打基础。
三、幼儿尝试用捻团和黏贴的方法,制作“桃花树”,教师巡回指导。
1.师:后面还有好多桃树,都还没有开出桃花,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提醒幼儿把纸团捻紧,让桃树上长出许多桃花。)
2.提醒用好固体胶后,把固体胶的帽子盖好,养成良好的美工习惯。
幼儿动手操作做桃花。
教师巡回指导,对一些能力弱的做详细的讲解,对领悟强的幼儿及时表扬鼓励,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手工活动的乐趣。
四、相互欣赏同伴制作的“桃花树”。
我们来“桃树林”散散步吧,你最喜欢哪一棵桃花,为什么?
幼儿边散步边欣赏。
相互欣赏不仅在技能上指导幼儿,欣赏能力也得到培养。
桃花幼儿园教案篇7
设计思路:
春天美丽的桃花,让孩子们很是喜欢,而桃花的各种姿态更是让我们想用画笔去留住它。而“点彩画”这种绘画方法对孩子们来说比较陌生,而点彩的绘画技法更能激发幼儿绘画的乐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桃花,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桃花的认识与感受。
2.尝试用点彩画的方法表现出不同的桃花。
3.体验绘画的乐趣、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重点:
掌握“点彩画”这种形式来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
课件(桃花)、音乐、水粉颜料(粉色、黄色、桃红色、白色)、调色盘、排笔两支、卡纸若干、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桃花朵朵开》入场。
师:在刚才的音乐里面,你听到了什么啊?
幼:桃花师:你见过桃花吗?在哪儿见过呢?
幼:(多名幼儿回答)
二、初步感知对桃花的认识。
1、回忆桃园美景,感知幼儿园身边的桃花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看,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的呢?
幼儿:幼儿园桃园
2、出示实物桃花,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结构、形状、颜色。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桃花)幼:(每人分发一束桃花)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手中的桃花长得什么样?等会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把手中的桃花放到这个盒子里。
师:播发ppt中桃花的结构分解图。
a、桃花是什么颜色的?
b、桃花有几个花瓣?
c、中间的花蕊是什么颜色?
d、花蕾是什么样的呢?
三、教师出示课件ppt桃花,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桃花,好不好?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桃花,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桃花的认识和感受。
师:这么美的桃花,这么美的桃园,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它永远留在我们的教室里,好不好?
今天啊,老师要教小朋友用“点彩画”的方法来画桃花。
四、通过讲解并示范“点彩画”的绘画方法及过程。
(1)教师演示画法:
a、先在树枝上点出花瓣。
提醒:画花瓣,要五个点围成一个圈。
技法:学习“点、收”。
b、再在花瓣的中间画上花蕊。
提醒:画花蕊,要画在中心。
c、没开的花蕾,我们就用小圆点表示。
d、请一至两名幼儿上前作画。
提示:要画满树上的桃花时,可以先把花瓣全画下来,最后去点花蕊。
(2)、幼儿作画:
幼儿回忆并说说作画过程,加深幼儿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然后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要点:
提醒幼儿大胆创作,并注意作画的技巧、画面的布局等。
五、活动结束,评价作品。
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桃花树分组排好,供大家欣赏。
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1)把作品都贴上,互相欣赏。
(2)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画的桃花都特别美丽。春天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在歌曲《春天在哪里》中结束)
活动反思:
?桃花朵朵开》
这个活动是我外出学习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活动中,有些问题值得我去思考,第一个,语言整合第二个,示范讲解还是不够详尽。
本次活动活动步骤很清晰也很详细。
活动的前期,我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以一首儿歌《桃花朵朵开》作为入场前奏,调节出一种欢快的氛围。紧接着就是感知身边的桃花,认识桃花,了解不同姿态的桃花,用ppt展现桃花的美丽,到臆想的听着音乐走进桃园,感受桃园风光。孩子们从直观形象,然后转到想象感受,由外而内的感受桃花带来的美。
当孩子们有过充分的认识和感受后,接下来的就是学习“点彩画”了。我采用的是直观的示范。示范中我抓住技法要点“点、收”,提醒幼儿画花瓣,要五个点围成一个圈,画花蕊的时候,要画在中间,没有开的花蕾,我们就用小圆点表示。同时,邀请幼儿上前作画,加深幼儿对过程的理解和技法的掌握。
活动前,我准备好了颜料、排笔、操作材料等活动所要需要的材料,一开始,在我自己示范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活动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我也没想到别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的作品并不是让我很满意。画面的位置、色彩的搭配、点的技法都存在一点问题。
后来我想,如果我事先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的情况,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再细一点、再详尽一点,在创作时,给孩子们多一点自己练习,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会好多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把活动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想的充分一点,争取以后做的更好!
桃花幼儿园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