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引人入胜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下是文笔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日活动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教师等不同对象进行交谈。
2、理解图片内容,能大胆、连贯地讲述。
3、学习正确使用不同的祝贺语,体验互相关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周边的书店或商店里欣赏不同种类的贺卡,了解贺卡的作用和不同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收集或自制的各种贺卡;幼儿事先准备一张贺卡,想好赠送的对象,并写或画上祝贺语。
3、环境创设:在活动室里布置展示各种各样的贺卡。
活动过程:
1、自由欣赏,交流贺卡。
(1)幼儿自由欣赏活动室展示的贺卡,讲一讲:自己最喜欢哪一张贺卡?为什么?
(2)提问:你喜欢哪张贺卡?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人们可以互赠贺卡?
(3)小结:当各种节日来临时,我们可以互相赠送贺卡,表达对对方的祝福,如春节、"六一"儿童节等等;当人们生病了,我们也可以赠送祝福卡,表达我们祝福他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当人们有喜事时也可以赠送贺卡,表达我们的祝福。
2、理解内容,讲述贺卡。
(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贺卡?请你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贺卡。
(2)引导幼儿观察贺卡的封面、贺卡内的图案、贺语等,用学过的词汇有序、连贯地介绍,清楚地讲出贺卡中的祝贺语,如:我喜欢的是新年贺卡,有黄色的底,红色的.小花围在贺卡的四周,中间还有一束鲜花,飘动的彩带上还写着"新兵快乐",美极了!
3、分组交谈,学说祝贺语。
(1)提问:你收到过贺卡吗?那是些什么样的贺卡?有什么祝贺语?
(2)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轮流交谈,教师倾听,了解幼儿交谈的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如:我生病时收到一张漂亮的祝福卡,里面写着"祝你身体早日康复",我可喜欢了;六一节,我收到了班上小朋友送给我的自己制作的贺卡……
(3)根据幼儿交谈的情况,引导幼儿学说常用的祝贺语,如: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新年快乐!祝你身体健康!祝你万事如意!祝你永远快乐、幸福!……
4、互赠贺卡,表达祝福。
(1)提问:你想给谁送贺卡?为什么?你要怎样表达自己的祝福?
(2)幼儿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贺卡送给同伴、老师,体验互相关心的乐趣,并说清楚自己的祝贺语,如:祝老师永远年轻、美丽!祝老师身体健康!祝小朋友天天开心,上小学后早日戴上红领巾!
重点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说清楚祝贺语,学会互相关心。幼儿岛自己喜欢的需要关心的人,如果无法现场赠送贺卡,可拿着贺卡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想法。
(3)小结:我们要学会互相关心,学会大胆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祝福,表达时要有礼貌,说话要清楚、连贯。
活动延伸:
1、可根据不同的节日开展该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春节、儿童节等,让幼儿懂得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愿,学会关心长辈、与同伴分享快乐;还可根据时事需要开展活动,如向灾区、儿童福利院等需要关心的人,赠送贺卡,说出不同的祝福语,体验互相关心的快乐。
2、区域活动:
(1)引导幼儿在语言区用收集来的贺卡或自带的贺卡与同伴交流:自己收到的贺卡是谁送的?带来了什么祝福?
(2)引导幼儿在制作区用剪、贴、画等方式制作贺卡,并与同伴交流贺卡要送给谁,为什么,并说出祝贺语。
(3)引导幼儿在数学区按贺卡的材料、造型、色彩、大小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方法。
(4)引导幼儿在角色区玩邮电局、贺卡专卖店、娃娃家等游戏,让幼儿通过选购贺卡.收、送贺卡,体验人际间的交往及友情。
3、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祝福语,如:小朋友生病了懂得关心,祝她早日恢复健康;家中的长辈生病了懂得主动关心,并自制贺卡大胆向长辈说出自己的祝福。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
3、幼儿创设场景,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稻草里的火鸡》、《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视频、动词短句卡片等。
2、准备椅子、地垫、一个大袋子(障碍物)、大圆筒、拱门、跨栏、呼啦圈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刘老师要带你去一个农场,请你仔细看看,你认识农场里的设施吗?
2、观看课件p2。
教师:这个农场真大,你看见了什么建筑物?请你大胆的说出来。(鼓励幼儿说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篱笆等)
二、幼儿观看课件(一),并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基本情节。
1、观看ppt第2—4页。教师:在农场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鸡?鸡在干什么?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谁?你猜它在想什么?那母鸡到底会不会给狐狸吃掉呢?接下来请看——(让幼儿猜想)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狐狸这么样?(跳起来想吃母鸡)
母鸡知道吗?为什么?你猜,母鸡会被吃掉吗?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吃到母鸡了吗?狐狸的表情是怎样的?这时,狐狸会想什么?那么母鸡知道后面跟着狐狸吗?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母鸡又会去到哪里呢?请你们仔细地观看——
2、请幼儿连续观看ppt第5—16页。(每张课件设置15秒)并回答问题。
教师:看完了课件,请你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邀请2~3人讲述)
3、请幼儿再观看课件(二),深入地观察画面,并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观察狐狸和母鸡的表情,还有其它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4、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视频4分钟)
三、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认识动词短句。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母鸡萝丝去散步》)(请个别幼儿出来表演什么叫“散步”。)
教师:母鸡去散步,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故事情节,教师边出示动词短语,并张贴在黑板上。)
(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重点:邀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动词短句”。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狐狸的眼里只有母鸡,一心想着吃鸡,其它什么都没看见,所以发生了那么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只贪心、倒霉的狐狸。
◆母鸡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镇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狐狸,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母鸡呀!
四、幼儿自己商讨,创设故事情景并进行游戏。
1、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负责摆设3个情景。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乐,一起述故事和游戏表演。
4、活动结束。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自由结伴玩报纸,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
2、在报纸上探索各种玩法,掌握跳、钻、爬等技能,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利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物品。
2、旧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幼儿散点式队形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做健身操。
2、尝试活动。
(1)参观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物品展。
(2)讨论怎样玩报纸?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自由探索玩法:幼儿可一人玩,也可几个人合作着玩,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
(4)鼓励幼儿相互示范并学习各种玩报纸的方法。如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跨过报纸练跳远,横躺在报纸上滚动等等。
3、结伴玩。
(两个人站在报纸上,纸不断缩小对折)幼儿结伴展示不同的玩法,教师对幼儿创造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1)练习轻轻落地跳
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用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不把报纸弄破,幼儿自主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轻轻落地跳。
(2)练习跳远
将大报纸对半折后平铺在地,请练得好的幼儿示范,可随意调节距离,幼儿分散练习,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尽量跳得远些。
①孩子们把纸摆成小河,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跨过小河。教师讲解动作
要领:“两手半握空拳,屈肘于体的两侧,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②幼儿自由练习数次,帮助胆小的幼儿能跳过20厘米的距离,鼓励敢于尝试难度大的幼儿。
4、练习钻“山洞”。
指导部分幼儿把大报纸连起来高举过头,变成一座“山洞”,其余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以幼儿自由探索报纸的玩法为主线,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幼儿与同伴在一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幼儿还是愿意跟着老师玩游戏,但还是有少部分幼儿不愿意玩。活动满足了幼儿的自我探索能力。
不足之处:
准备的报纸量有点少,导致有的小朋友把报纸弄坏了,就没有足够的报纸供他们玩耍,这需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加注意。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讨论、分析并懂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对象,得出的结果不同;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多种工具的测量,尝试简单记录;
3、感受测量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直尺、卷尺、皮尺、小棍、书本、橡皮、铅笔等测量工具若干。
2、幼儿用书。
3、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片是什么呀?
幼:小朋友在擦桌子。
师:我们平常是完饭也经常的这样擦桌子,但是小朋友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吗?
2、幼儿讨论,教师帮助幼儿小结测量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如何测量我们的桌子呢? 幼:尺子、米尺、指头……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进行测量。比如说我们桌子上的书、铅笔、橡皮。下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如何用这些物品来进行测量,老师测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数。请看黑板。
3、指导幼儿用书、橡皮、铅笔再次测量桌子。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测量吧!
(启示幼儿测量物体需要从物体的最头端起开始测量,测量时用手暂时记录长度,下次测量需要紧挨手部最后端起开始测量。)
4、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5、分析测量中的问题。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测一测父母和自己的腰的尺寸,并尝试记录下来。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钟面等点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学会看整点并能正确拨出,读出整点。
3.初步形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实物钟2个,若干个钟面,若干个圆,若干个勾线笔,挂图。
活动过程:
一、时钟的分类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的声音)我们听见闹钟的声音会做什么事?(起床)有几只小动物一起约好在7点的时候去逛商店,听见闹钟的声音都起床了,都到他们约好的地方集合了,约好的时间到了,可是小猪没来,你们说要不要等它呀!(要等)他们等了好久,小猪还没来,小动物只好走了,小动物们一起去逛商店了,他们来到了时钟店,看了很多种,也不知道买什么种,我们也来看看有什么钟。(欣赏图片)你们看过这些钟吗?
小结:有小动物的是卡通钟,能挂在墙上的是挂钟,放在桌面上的是座钟,放在地上的是落地钟。
二、观察并认识时钟,分针及了解他们的运行关系和运行规律。
师:刚刚我们一起看了这些钟,你们发现这些钟有哪些一样的地方?(上面有数字,有两根针)这两根针他们都有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分针,时钟)
小结:钟的上面有两根针,一根短,一根长,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上面还有数字1-12,数字是怎么排列的?(小结:数字从向右方向从小到大绕一圈排的?
师:出示时钟,你们看看时钟里的指针朝哪个方向转的?(向右)顺着指针的方向我们叫它的顺时针。看看老师把分针转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分针转一圈走12格,时针则走一格,就一小时,分针要走一圈才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师:出示图,谁能告诉我图片上的钟几点了?分别出示12个不同时间的钟面,让幼儿说出整点和怎样写整点。
师:小动物买好了钟都是回家,可是小猪还没来,它到底干什么了?我们去看看它在干什么?出示图片(睡觉)看看几点钟了(10点)小猪是一个不守时的小猪,我们不要学小猪,我们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早睡早起,就不会迟到了,我们学会珍惜时间,因为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
四、学拨整点
森林里其他小动物看见他们买的钟都很羡慕,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看时间,小朋友帮帮小动物,好吗?老师拨时间,你们说,然后请小朋友来拨时间。
五、练习画钟面、时钟、分针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7
目标:
1、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动物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大胆地讲述,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准备:
1、动物胸饰若干。
2、课件:动物,我们的朋友
3、音乐:动物世界
4、摘苹果、搬木头、过河的标记
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动物狂欢节,我们也换装称自己喜欢的动物去参加,可是,老师听说,动物乐园的动物和别的动物园的动物不一样,那儿的动物会帮助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引起兴趣)
2、组织幼儿讨论:你是什么动物?有什么本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导入课题)
二、分段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分段讲述,运用插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较连贯地表达个人见解。
1、老爷爷身上很痒猴子帮助老爷爷挠痒痒,让幼儿初步感受是用本领去帮助别人。
(1)老爷爷身上很痒,什么动物会挠痒痒?
(2)你怎样帮助老爷爷挠痒痒?
(3)谁帮老爷爷挠痒痒会最舒服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心目中出最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及选猴子的理由。)
(4)要怎样给老爷爷挠痒痒?(请小动物学猴子给老爷爷挠痒痒)
2、小动物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姐姐取回红丝巾,幼儿得出经验:可以用小动物们自己的本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姐姐的红丝巾被风吹到树上去了。)
(2)小姐姐的心情怎样?她会说什么?
(3)想一想,你是什么动物,你能帮助姐姐吗,你怎样帮助姐姐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
(4)谁能最快帮姐姐取回丝巾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能最快帮姐姐取回丝巾的动物及理由。)
3、引导孩子们换个方向思考:具有什么本领的动物可以帮助妈妈抱宝宝,从而加深体验。
(1)这是什么地方,她正在干什么?(一位阿姨抱着小宝宝逛商店,走的很累了。)
(2)阿姨需要什么帮助?你能帮助阿姨吗?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帮助阿姨的?(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阿姨的。)
(3)谁帮阿姨抱宝宝,最安全,阿姨最放心?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想的动物及理由。)
4、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棒!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人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鼓励幼儿和好朋友商量交换胸饰。
三、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他们可以帮助人们的情景。
1、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讨论。(摘苹果、帮木头、过河)
教师提问:图上的人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自由讨论。)
2、教师请小动物说说,你愿意帮助谁?怎么帮呢?
3、教师小结有什么本领的动物帮助了谁,做了什么事情?表扬动物朋友,鼓励幼儿向乐于助人的小动物们学习。
四、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讲述。
1、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能帮人们做很多的事情,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它们。请你想一想,动物还能帮我们做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教师播放动物帮助人们的图片,增长幼儿的知识。)
2、动物狂欢节开始了,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舞蹈。
大班日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基本风俗。
2、让幼儿了解各种文明祭扫的方式,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对清明节有初步认识、音乐、有关清明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轻音乐,师幼齐念古诗《清明》。
师:你知道这首诗写的关于什么节日的事情吗?你知道清明是怎样来的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4、互动猜想环节: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青团、扫墓、踏青)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5、一起品尝青团,结束活动。
大班日活动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